本篇文章1057字,读完约3分钟

据统计,目前国内医疗旅游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 100 亿美元,并且在未来几年会保持 17.9% 的高速增长。如此多的国人赴海外就医无非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治疗效果,这其中,众多患者是专程为了国外新上市的针对某种疾病的特效药而来的。那么,国人如此大费周章、不计成本地对国外的新药品趋之若鹜,难道国外真的有灵丹妙药吗?这还要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药品行业发展说起。 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医药文明的大国,我国药品行业发展呈现百家齐放、传统与创新并存的状态,已成为世界制药工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有一点却是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硬伤,即新药品审批制度的缓慢。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助长药品价格增长、甚至无形中延误了众多患者的病情。 据申万宏源的行业研究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1.1类新药(即在国内外首次上市销售的化学合成药品)、3.1类新药(即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及6类新药(即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的平均审评时间为42个月、42个月和25个月,申报临床的平均审评时间为14个月、28个月和28个月。相比之下,2003年至2013年,美国、欧盟、日本新药申报生产获批时间的中位数依次为10个月(304天)、15个月多(459天)和16个月多(487天)。 以肺癌靶向药为例:据了解,国内最新的肺癌靶向药物(克唑替尼),是美国2011年上市的药物,而20122015年间,美国又先后上市了数种肺癌靶向药物,包括著名的azd9291。这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在新药品发展上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近日,我国临床肿瘤学家孙燕院士针对美国抗癌领域25年来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解读,自从2011年fda批准的首个pdl1阻滞剂伊匹单抗以来,国内外都在大力研制这样的阻滞剂。最近,美国fda又批准了治疗黑色素瘤的pdl1阻滞剂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这些阻滞剂还都来不及译成大家都能接受的中文名称,可见其发展迅速之快。 对于国外 救命药 急切需求的中国患者来说,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安全有效的药品呢?国家食药监局曾经对境外代购的药品进行检查,发现七成境外代购的抗癌药品是假药。患者要想通过正规渠道获得有质量保障的药品,最可行的途径是通过国外医院在华绿色转诊通道前往就医,由国外医院的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正规药品,目前已经有很多中国患者因此而获益。正所谓,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我们在仰望发达国家新药品层出不穷的同时,更期待国内相关部门加快新药审批制度,使更多迫切等待治疗的患者受益。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出国看病,中国患者的“寻医问药”之旅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1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