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6字,读完约2分钟

新京报(记者张虹)大量的心理实验和社会调查证明,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是独立的自我,强调自我独立和创造性;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是相互依存的自我,强调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的相互依存;中国人更依赖别人的观点,而英美人则依赖自己的观点。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前主任朱颖说。他的研究促进了著名的黑格尔派专家、92岁的哲学家张世英的思想,并形成了中华书局最近出版的《觉醒的历程:中国精神现象学大纲》,回答了钱学森的问题。

92岁张世英: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乃至压抑自我的主体性

朱颖:中国人民的相互依赖已经深入人心

朱颖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通过大量调查和大脑测试发现,文化对大脑的神经功能有调节作用。根据2013年公布的研究结果,在中国三四十岁人群中进行的测试显示,当丈夫想念自己、妻子和孩子时,他们都在同一个地方。当妻子想到自己、丈夫和孩子时,相同的大脑区域被激活。可以看出,中国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已经深入人心。在他的前一本书《文化与自我》中,他把美国哲学家塞尔作为西方哲学自我观的代表,并把张世英作为中国哲学的代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92岁张世英: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乃至压抑自我的主体性

张世英说,他自己的想法并不代表中国传统的自我概念。我曾经说过,现在谈论超越自我还为时过早。在当前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在理解中西文化的大原则和大趋势下,更加注重学习和吸收西方人的独立自我。我们不应该总是片面地沾沾自喜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而应该更加意识到困难,更多地考虑我们自己的缺点。

92岁张世英: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乃至压抑自我的主体性

张世英说,钱学森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很难有优秀人才。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学术界缺乏西方人的自由精神,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缺乏甚至压抑自我主体性和人性的痼疾。他说,《觉醒的过程:中国精神现象学论纲》想从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自我出现的过程和他自己的人生四境界的观点来描述中国人自我实现的过程。由于年龄限制,这本书只是一个大纲。

92岁张世英: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乃至压抑自我的主体性

陈来:张世英是一个独立的哲学家

清华大学民族学院院长陈来说,张世英先生以前学习过黑格尔和西方哲学,近年来致力于中西哲学的融合。如果说他曾经是一位哲学史家,也就是说,近年来,他说了自己的话,从古到今,从心到意,然后他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哲学体系,这在他那一代学者中是罕见的。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92岁张世英: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乃至压抑自我的主体性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