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9字,读完约4分钟

5月22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出席了内蒙古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代表团,并与代表们交换了意见,发表了讲话。这是他今年第一次率团参加两会。

在防疫、扶贫、全面小康成为“时政热点”的特殊年代,习近平的演讲主题不是这些年的“特殊任务”,而是指向当前一切问题的“源头”——人。在官方媒体发布的2000多字新闻中,“人”出现了28次。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习近平向代表团发表了他的第一次讲话。他为什么先提到“人民”?

“人”是一年中特别两会的逻辑焦点。

在内蒙古代表团中,习近平说,他对湖北NPC代表的讲话印象深刻。这位代表说,湖北省一位87岁的新诊断肺炎患者几十年来一直受到身边10名左右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最终挽救了这位老人的生命。“什么是人第一?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的证明了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说。

今年的NPC和CPPCC会议有一个特殊的安排,仍然显示“人”的重量。最高权力机构和政治协商机构的年度政治会议开幕时,出现了一种联系——所有与会者都站起来,为在新流行的肺炎中丧生的烈士和同胞默哀一分钟。在这里,“人”不仅是表达尊重的主体,也是被尊重的对象。

“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特征。稳定就业和保障民生是报告的重点。“就业”这个词出现了39次,这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突出“人”意味着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

两会“人”的印记也印证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逻辑。

“人”是在特殊的一年里中国防疫运动的价值尺度。

习近平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表示:“面对重大疫情,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把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我们将动员全国最好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和最迫切需要的资源,全力以赴治疗流行病,治疗费用将由国家承担。”

“以人为本,生命第一”被认为是中国面对疫情冲击时始终坚持的价值尺度。不惜一切代价治疗病人已经成为中国预防和控制这一流行病的重中之重。习近平部署中国尽最大努力治疗每一位患者,确保更广泛人群的安全和健康,从要求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到迅速扩大医院床位和不断优化诊断和治疗方案,从加强药物、疫苗和检测试剂的研发到确保日常必需品的稳定供应和价格。

为什么习近平在特别的一年里的两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到“人”?

据统计,截至4月19日,中国各级财政部门共投入1452亿元(人民币,下同)用于防疫和控制,其中之一是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截至4月6日,所有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医疗保险结算总费用约为14.86亿元。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自疫情爆发以来,已有3600多名80岁以上的新发皇冠肺炎患者得到治愈。

“以人为本,生活第一”也体现在尊重全社会的防疫努力。习近平认为,自觉配合疫情防控的广大群众“已经形成了防控疫情的基本力量”。他赞扬并感谢“坚韧不拔、精神饱满、节日灿烂”的武汉人民。

在以人为本的“最大数量”和“每个人”两个维度上追求统一,体现了中国抗击艾滋病的态度。

在特殊的一年,“人”是中国发展的焦点。

随着抗击贫困和全面小康的决定性战役正在进行,一场新的疫情爆发了,凸显了2020年的“特殊性”。面对特殊的一年,人民的需求仍然是习近平作出决策和计划以及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关于战胜贫困的决定性战役的座谈会上,他要求加强准确帮助穷人和准确摆脱贫困的能力,这清楚地表明了中国不允许任何贫困人口通过统计“富裕”的决心。在内蒙古,他要求把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一个一个地、年复一年地用心解决。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只能为人民谋福利”

为什么习近平在特别的一年里的两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到“人”?

在NPC和CPPCC会议前夕,他从不同角度和具体问题强调保护人民的利益。在浙江,他要求湿地公园成为人们共享的绿地。在陕西,他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在山西,他要求突出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民工和城市贫民等关键群体的就业。

“归根结底,我们正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便不断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国的做法正成为习近平言论的最新注脚。

“坚持人民至上,牢牢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扎根于人民”,习近平今年第一次访问NPC、CPPCC代表团,再次明确阐释了他的“以人为本”。

责任:周勇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为什么习近平在特别的一年里的两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到“人”?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