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02字,读完约6分钟

研究生群体最近特别引人注目。

年初,翟天临因学术造假被研究生锤人设崩溃。 3月又有学生在微博上投诉清华大学研究生面试存在性别歧视。

前几天,上海交大倪冰冰辱骂门下研究生截图流出,看到的人可能容易觉得“研究生毕竟只是导师的廉价劳动力”。 武汉理工大学的王登时隔一年终于道歉了,但他本人一无所有。

有些人用艰难的学术生涯,以卓越的学术能力换取硕士学位作为就业之路来敲门砖。

无论如何,这条路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容易。

名校硕士推免,985、211是标配

国外的研究生项目大多使用标准化考试+申请制的录取方法,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快速发展计划和考试成绩比较有效期,在本科期间报名考试,大四秋季学期进行学校申请,春季学期进行面试,本科毕业前了解录取情况。

在国内,说起研究生院,可能很多人会说“要考研究生就必须考研究生”。 其实除此之外,现在更多的本科生通过豁免的方法获得硕士课程的录取。

很多名校本科每年暑假都会举办夏令营,为避开意向学生和招生导师提供相互了解的机会(有相亲之类的)。 。

通过学科介绍、招生政策答疑、学术讲座、座谈研究、导师交流等环节,学生可以了解院系的研究情况,导师所在的具体研究行业,院系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研究经验和未来潜力。

正式的推荐豁免程序将在下一个秋季学期举行。

免除硕士的录取资格是好的,但是是否有参加夏令营的机会,是否能获得免试资格,可能和你的本科有密切的关联。

从北京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谢绝录取的名单中,可以很容易地发现985、211的这些标签所带来的价值。

成功向北大推荐本科生的大学中,约7成属于211所。 1886名通过免试的同学中,有662名本科就读于北大,紧随其后的是遭受樱花抢劫的武汉大学向北大推荐了58名,远远领先于其他大学。

64.90%的非北大同学中,41.57%来自985所大学,61.24%来自211所大学。 985/211以外的大学本科生不会免试录取北大硕士,但很少。

由此可见,想要免除北大硕士生,本科学校985、211已被标配。

免除名硕士并不容易。 考研的难度怎么样?

考研的人更多,粥越来越少

很遗憾,通过研究生考试取得硕士学位的道路越来越窄了。

这9年间,大学倾向于录取硕士研究生。 一位学者[1]的研究表明,免试学生的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免试学生,是高校提高免试学生录取比例的潜在动力之一。

具体来说,无论是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推免生占总录取人数的比例都有上升的趋势。

年,推进学术型硕士录取的学生不到40%,一年一度超过50%,之后稳定在50%左右。 专业型硕士录取变化幅度更大,年推免生比例不到10%,到年的比例已经超过30%,涨幅更为明显。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08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研究生就业的通知》(教育厅[]8日),“推免生人数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 2

年免除学术型硕士招生的比例超过50%,但从综合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来看比例不到50%。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大学以免除硕士学位的方式录取。 这意味着越来越少的机会向研究生院开放。 另外,报名人数持续增加,不少。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年全国约141万人申请研究生,年增至238万人,2019年达到290万人。 供给越来越少,诉求越来越多,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

即使通过了初试,面试官也会因考研人的本科院校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第一印象,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非985/211考研人的竞争程度。

学硕与专硕:我们不一样

虽然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生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两者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异:学术型硕士生所占比例历来高于专业型硕士。 换言之,对考研党来说,这两类硕士的竞争程度不同。 具体到专业水平,都有同样的趋势。

中公研招网综合网络关注度和历年报考人数等新闻获得的前10名热门专业中,属于学术型硕士的有9人,只有1人是专业型硕士,一半以上与经济和管理相关[3]。

被热门硕士录取的推免生占比普遍不低。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每年平均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以免试的方式被录取。

最令人咂舌的是,前十名中出现了两个会计专家,而且推免生占比相差30%。 如果想考会计专业的研究生,主修硕士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在热门专业中,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的推免生比例持续总体趋势,专业型硕士的推免生比例低于学术型硕士,相对有更大比例的学生可以考研录取。

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在培养点上有一定的差异。 理论上,学术型硕士项目注重培养研究能力,专业型项目关注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 在这个背景下,他们的招生情况也不一样。

对于学术硕士来说,竞争越激烈的专业,本科越倾向于采用豁免方法。 报名者本来就多,如果辞退名额进一步增加,为了考研而留下的就是地狱模式。

相比之下,专业型硕士情况要好一些,录取比和推免生占比相关性不高,对考研党更友好。

要考研究生不容易。 考名校研究生更难。 但是,在寒冷的冬天下,要考名校研,找份好工作,不知道哪个更难。

参考资料:

[1]郭丛斌、闵维方、刘铅. () .保研学生和研究生教育产出的比较分析——以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为例.教育研究,3,47-55。

[2]教育部事务局. () .关于进一步加强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研究生就业的通知. retrivedmar28、2019、from old.moe.gov /公共文件/商务/ HTML files /

[3]中公浙江研招网. ().2019考研:来了! 各专业人气排行榜. retrived mar 28,2019,从? zj.kaoyan365/zhuanye/9378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想靠考名校研究生逆袭,变得越难了”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