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17字,读完约10分钟

郑天挺的夫人周稚眉和五个孩子

周稚眉夫人

1941年1月12日,郑天挺和朋友们去昆明西山旅行。 到了步华亭寺,“院子里没有杂木,只有两株绿梅,老干枝枒、琼萼锦碎、甘香暗袭、万虑澄消”。 绿梅原产西南,喜湿不冻,北之地罕见。 相思树,两个闲愁,郑先生想起了1937年去世的夫人周稚眉。

郑天挺

夫人字梅,以及最优秀的艺术梅,日记中提到丙子( 1936年)的岁末,有人送梅回家,说:“时夫人病了,下红已经月了,还在看。” 所谓的“下红”就是中医的“下红之症”,《红楼梦》里的凤姐,小时候就亏损了,增加了下红之症。

以前周稚眉的病情来自郑天挺的女儿郑晏年的口述《回忆抗战期间在北平的生活》。 当时郑晏93岁,由女儿黄培整理。 她想起丙子年的除夕,母亲突然发病,病情严重。 但是,根据上述郑日记,并不是突然生病。 当然,病情可能不方便和小女人说话,但郑晏不知道也很正常。 确实是急性恶化,受不了。 否则,按照国人的习俗,不会在春节期间看病。 郑晏想起母亲正月五日住院,正月七日做了手术,和日记一致。

郑晏口述“胎死腹中”一节,不提日记,周稚眉出生于1897年,40岁时,生育经验丰富(有5个孩子),死胎似乎不太可能。 但是,她说:“躲在卧室听大人说话,妈妈做手术的时候,医生把手术器械忘在腹腔里了,知道必须做第二次手术,妈妈流血过多,再也没有睁开眼睛,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是日记上记载的深刻差异,日记上写着“切开子宫,用麻醉不能恢复( 160页)”。 郑夫人真是麻醉事故。

麻醉最严重的人会致死。 周稚眉当时做了手术,应该用全身麻醉。 麻醉中,患者心率下降、血压下降、无法自主呼吸,需要麻醉医生全程的生命支持。 除去患者的个体体质,当时全身麻醉药的安全窗口远远窄于现在,麻醉死亡率远远高于现在。 日记中记载,汤力彤的长子、有才华的汤一雄在昆明割盲肠时因麻醉过量死亡(第159-160页)。

到今天为止,与麻醉相关的死亡几乎是无法预料、无法控制的,在法律上属于医疗事故。 郑晏强烈主张在场的父亲朋友(蒋梦麟、罗常培、陈雪屏、樊际昌、章川岛等)与德国医院(今北京医院前身)打官司,但父亲不愿意,他想起应该有这个想法。

回到日记上,郑天看着这绿梅,就像《项脊轩志》一样,“坐在石鼓上,久忘”,心里想“不知道夫人培养的诸梅现在在干什么”。

两个儿子

抗战前,郑家五姐弟拍了照片

郑家的灾难始于1937年。 郑天挺有三个孩子和两个女人,这个春天,两个儿子老四克晟( 6岁)的老五克昜( 3岁)病了,患有被称为“儿童杀手”的猩红热(第17页)。 猩红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累及咽峡部粘膜形成溃疡,因此中医被称为“烂喉结核”。 1928年内政部颁布《传染病预防条例》,法定传染病9种,猩红热位于其中。 当时健康类的儿歌流传着“病名猩红热,儿童最容易得到”。 不论大小,病情都岌岌可危。 治疗要快,不然就会自取灭亡。 ”

图1《可怕的猩红热》

此时,猩红热治疗的首选药物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已有7年,治疗只能以对症为主。 贵族如袁寒云,1931年生病却无法自卫。 好在北平有全国顶级的医疗条件,弟弟们又有两个能干的姐姐郑晏,两个孩子脱离了危险,没有后遗症。 郑克盛继承家学,在南开大学历史系任教。 郑克昜(改名克扬)担任北航热动力研究所所长。

表哥张耀曾

张耀曾

1938年7月30日(旧历7月4日),郑天挺40岁生日。 按照“40岁不庆祝生日”的习俗,当天可能不是同事的庆祝,而是蒙自在回昆明的列车上奔跑。 到达地址是晚上8点多,匆匆看报纸,得知镕西表哥26日不宽裕,“乍一看,不敢看信,继续看下去流泪”。

镕西即张耀曾( 1885—1938 ),辛亥先锋、法学家、前司法总长。 郑先生的父母早死,和其弟一直寄居在姑姑表哥张家,张耀和父亲都是哥哥,两人感情很深。

张耀正值壮年,身体状况不详,但郑日记说“余三月来楚,还来信了”,其中没有提到疾病。 我觉得平时很健康。 所以,刚听到讣告,郑先生有一种晴朗的霹雳感。 张氏近年住在上海,做律师,医疗条件和医疗费都不成问题,为什么突然生病死了? 原来的犯罪主谋是伤寒。

图2《伤寒及类伤寒》

中医体系中“伤寒”的范畴极其广泛,西医特指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感染。 现在伤寒不足为虑,当时缺乏抗生素,但病得很厉害。 1937年1月12日《申报》称,上海海港检疫站、公共租界、法租界联合发布了上周传染病死亡统计,其中伤寒患者33人,死亡30人。 该病初期症状隐匿,病情易延误,1938年9月10日郑天挺赴上海吊唁,其姐姐、三姐姐诉张耀曾病情,“似乎为医不当”,郑先生不由得“伤哉! 伤哉! ”

张耀曾经说“汉口平安与否”,堪比陆放翁。 郑天挺之后,来到侄女张宁珠信,得知镕哥的遗嘱后,不由得读了起来,“啊! 这个才能,不争气(把学校误认为“没丢脸”),为什么不是天啊! ”

弟弟郑庆珏

郑天挺的弟弟郑庆珏、字少丹( 1310页列举“郑庆珏”“郑少丹”两个不恰当)

日记虽然被称为“三弟”,但“八九岁之后突然失去了父母,一姐一弟相继去世,只是剩下的三弟”,郑庆珉是兄弟姐妹中唯一的成年人。 1945年10月4日,郑先生在早餐时谈到家务。 三表姐张佩芬常常遵守那句话。 最后只能说实话。 三弟去世了。 郑先生立刻吓得流泪,实际上没有日出。 因为有家人在隐瞒,郑庆珏的死亡日期应该更早。 据郑晏介绍,1944年3月的一个周末,他叔叔突然发病,发病仅三周后去世,享年41岁。

郑晏的回忆错了。 根据日记1946年4月5日记载,“今天清明,又是亡弟少丹周年忌”,郑庆珉于1945年清明去世。 表姐瞒着死半年左右,更有道理。

郑晏和叔叔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不长。 她介绍了郑庆珏的一生:早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到北平大学法律系深造,回国后在上海法院工作,日伪时代在国立华北编译馆担任伪北大法学院讲师,兼任。 她想起叔叔“突然吐血,走不动了,亲戚来北平最好的私人医生家看病,诊断结果叔叔得了肺结核已经是第二期了”,这也不准确。 根据日记1938年8月31日,郑天挺与章廷谦闲聊,得知章里有家书,说:“说三弟患咯血,很震惊,在家书上一句话也没说。 为什么,没有可憎的事吗? ”。 郑庆珏已经病了,只是没有通知家人。

正如郑晏所说,叔叔的病情迅速恶化,大咯血不止,三周后去世。 要说结核病的治疗,中医是没办法的事,但1943年美国的瓦克斯曼教授溶出了链霉素,对结核菌有特效,开创了结核病治疗的新纪元。 但是回到战乱时的北平,老百姓想要得到这种药是异想天开的,用郑晏的话说:“如果传染肺结核,基本上就被判了死刑。” (图3 )

图3《肺结核常识》

三弟的性格很深沉,生病后也不告诉哥哥,郑先生还得通过外人知道。 在郑晏的回忆中,“大叔脾气特别大,整天板着脸,不苟言笑,所以我们害怕他,对他敬而远之”,可能是郑庆珉采取了积极隔离的措施。 例如,“他的房间很干净,不让别人进去。 弟弟们没进去过”、“他不和我们一起吃饭”、“他一辈子未婚”等。

长女郑雯

抗战期间,郑雯和郑晏(右),后羿是叔叔

丧的疼痛还在继续。 长女郑雯和郑晏是双胞胎。 所有孩子中,郑雯天赋最高,贝满女中毕业后上北大,但也不过是“伪北大”。 日记1942年11月29日:知大女进入伪北大西洋文学系。

被称为“大宝”的郑雯极受到宠爱,日记中出现了约400条。 1943年,郑雯不愿意呆在沦陷区。 前往大后方,流亡父亲。 3月到达滇缅,8月14日与父亲不期而遇。 “企业的汽车来了,只是个女人,像雯一样,也不是。 车停了,果雯也是! 一时悲喜交集,常常想要流泪”。 这个时候,父女的离别已经将近六年了。

抗战前,郑雯、郑晏(左)在小酱坊胡同的家里

之后,郑雯转到西南联大外文系。 这个长女很坚强,1943年10月24日,“雯来了,月考逻辑八十八分钟,连九十分钟以上都做不到,哭了”。 郑天挺工作日旅行,女儿得到空一定会一起去。 就像1944年2月1日,携带它的是沈从文。 郑先生是文科同事,不无私,但在日记中只正式拜拜过一次,大致是因为女儿对新文学者感兴趣。

昆明的学生运动不断,郑天挺生害怕女儿被牵扯进来。 郑雯也是乖女,校长太太邀请她参加美国红十字会的茶会,这是锻炼社会交际和语言的好机会,她坚决拒绝,真的不可避免,没办法必须和父亲商量。 “但是,其余的不可以参加,所以万不得参加,只参加一次,之后就不要去了。”郑先生想邀请钱学熙教授到家里给女儿补课。

1946年,郑雯从西南联大三年级结业,计划回北平到清华大学外文系学习。 7月14日,郑天挺接到惊天噩耗,前一天中航空企业从上海飞平的飞机在济南失事,死亡名单中列入郑雯的名字。 郑先生悲痛地说:“不能睡觉。 睡两次,靠三次枕头,一瞬间醒来。 ”沉浸在自责的心情中。 “其余如果不先回去,就决不能留下其中一人。 佗早明确要回平飞机的情况下,决不让他开车去上海。 孩子6月10日到了上海,余若早写信安安心心,决不匆匆来到中央机北”。

抗战胜利后,郑天挺、郑晏及其两个弟弟的这幅四图来自黄培《致敬我的母亲郑晏》。

想起1937年的冬天,照顾北大同人南下,事无大小,每人敲门砖送钱,告诉天津接头的地址,这次女儿北上无人照顾,有此祸。 感到痛苦,郑说:“不敢怀恨。”只叹息“天乎”、“生命乎”。 那天雷雨,关灯就寝,波澜壮阔的日记到此结束。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风雨飘摇多别离:抗战之际的郑天挺与家人”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