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69字,读完约11分钟

关注作者|高凌、独立学者、历史作家、近代德奥史。 近年来,在《经济注意报》、《南风窗》、《解放日报》、《社会科学报》等报纸媒体上发表了许多历史评论的副本。 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谢绝转载。

人死后,埋在哪里怎么办? ——这也许是人生中最能体现自己信仰的事。 在中世纪的欧洲,大部分国家清一色地信仰基督教。 基督教信仰自然决定了欧洲君主的身世,通过注意这些君主埋葬的变迁,可以看到中世纪以来基督教信仰本身的一些变化。


早期基督教其实是非常一元化的宗教,信基督教就能得救,不信就倒霉。 这种一元化的信仰在基督教中受到迫害,基督徒在社会中占少数的时期确实有效。 但是,随着罗马帝国和欧洲普遍的基督教化,这种一元化的信仰已经跟不上社会需求,很多人在不是基督徒的时候以为“少数幸运的少数”会带来幸福感。 但是,如果整条街都是基督徒的话,这种幸福感就所剩无几了。 之后,另一个问题是我做了这么多好事自然会被拯救。 他什么也没做,也没做坏事。 为什么会被拯救呢? 于是随着社会本身成为基督教社会,基督徒内部相互比较产生了心理落差,悔改和赎价在信仰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信仰带来拯救的重要性开始下降。

这个信仰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圣经》中很少找到根据的新观念——“炼狱”自然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个时候,单纯的信仰不足以拯救你。 相反,我只保证你不会下地狱。 一生的功过要比较,如果功过相抵自然会被拯救,但是如果功不到你那里可以在炼狱里净化自己,这个过程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但总体来说是逐渐变长的。 这个观念其实和埃及的信仰有点像,其实宗教艺术的象征也和埃及神话很像,是用天平衡量一生的行为,只有拿天平的人从埃及的神变成了耶稣。

炼狱观念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正好爱尔兰的修道士们成为了9世纪文艺复兴的主角。 爱尔兰修士们非常喜欢详细分析人生中可能犯下的各种罪行,制定偿还标准。 随着他们在卡洛琳王朝宫廷的影响,这个小爱好也在整个欧洲教堂开花。 当时的各种《赎价手册》就是这种信仰的产物。 但是,活着的人可以赎罪,死者怎么办? 说死了还没赎罪吗? 谁都想上天堂,很少有人觉得炼狱也不错。 即使真的有,也可能必须去冰岛找。 冰岛有名的笑话是来自列支敦士登贝格的格言录,严禁冰岛神父用新来的地狱里永不熄灭的火吓唬信徒。 因为冰岛人听到不灭的火不仅不害怕,而且经常向往内心,询问如何下地狱。 所以,大多数时候,人们在意的是怎样才能不去炼狱呢? 即使真的去了也不能呆几年。

于是,另一种信仰是使徒的善功和圣人的代祷。 人们相信圣人和殉道者上了天堂,一定功过相抵,他们的善功很多,分分钟给你也没什么,所以活人的赎罪方法有向圣人祈祷朝圣两种必要的方法。 没有活着赎罪的人,去炼狱也可以依靠这种方式。 因为我相信这些人有三种方法可以得到圣人和殉教者的帮助。 第一是尽量接近被埋葬的圣人和殉教者,第二是请自己祈祷,第三是收集圣人殉教者的纪念物,甚至圣骨。 做这些会让人心情愉悦,但这三种观念一起决定了中世纪人们的埋葬习惯,君主也不例外。

首先被埋葬在教堂里。 理由也很简单。 教堂基本上建在一些圣人殉教的地方和坟墓里。 例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被认为是建立在圣彼得的墓上,即使没有适当的圣人墓,也可以将圣人的圣骨和圣物埋葬在教堂的祭坛下。 如果以朝圣者的姿态来到这里朝圣,就能得到这些圣人的恩宠,它当然可以埋葬在他们身边,所以欧洲君主被埋葬在教堂里,越靠近祭坛,就越能满足他们。 查理五世皇帝命令他的儿子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将来把自己埋葬在教堂祭坛的台阶下。 这样,神父献弥撒时,就可以骑在他的头上和心上。 这个信仰的历史比查理五世早得多,沃尔姆斯大教堂祭坛前的地板上有一个死于11世纪的主教墓碑,他选择这个位置的目的显然和查理五世一样。

早期的基督教君主大多被埋葬在大教堂里,最有名的无疑是德国的施佩耶尔大教堂,在中世纪是欧洲最高的建筑物。 作为皇帝们宏伟安息之地,埋葬着从康拉德二世到哈布斯堡王朝的历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尸体。 鲁道夫一世还有一个按照他本人容貌制作的等身石棺盖。 大教堂地下墓地的入口在祭坛的左侧,从这里往下走,可以看到小礼拜堂和埋在墙上的鲁道夫一世石棺的盖子。 然后所有其他皇帝都用同样的花岗岩石棺填充,相继被放置在地下墓地。 当然,废黜自己父亲皇位的亨利五世皇帝没有和父亲齐名,所以他躲在墙上的小壁龛里去了。

同样,查理大帝葬在亚琛大教堂,光复西班牙天主教国王费迪南德葬在格拉纳达大教堂,《金玺诏书》公布者查理四世葬在布拉格大教堂,勃艮第家族几代公爵葬在南特大教堂,狮子亨利 但是,埋葬在大教堂的习俗一直没有持续,从哈布斯堡王朝全盛时期开始,埋葬在大教堂的君主变少了。 这个时候,曾经流传下来的维特尔斯巴赫王朝就很少维持了。 这个家族仅有的三位皇帝吕普雷希特皇帝葬在海德堡大教堂,路德维希四世皇帝葬在慕尼黑圣母大教堂,其他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君主葬在圣米歇尔教堂。 其中包括建造新天地鹅堡的天鹅路德维希二世。

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三世皇帝是唯一埋葬在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的皇帝。 马克西米利安皇帝试图埋葬在线块的教堂,但最终被埋葬在维也纳新城的礼拜堂。 相反,新教君主经常保留着埋葬在大教堂的习性,如英国君主和普鲁士君主。

讨厌天主教君主被埋葬在大教堂的理由是,作为拯救自己的第二个方法,让自己祈祷。 这个道理就像圣人拯救自己一样,既然圣人有拯救的力量,那么有人专心为自己祈祷,或者向圣人为他们祈祷,其实也是可能的。 而且,公共教区教堂有很多忙事。 神父必须为整个教区服务,但修道士不同。 修道士理论上只能为你服务。 只要修道士能在修道院生活,他们做的弥撒理论上都是为你和你的后代做的。 你的个人vip服务比神父好得多。

所以在宗教改革之前,大部分王室和大贵族都有修道院,成为他们家族的墓地。 其中最有名的一定是西班牙的埃斯屈里亚尔宫。 这座宫殿的核心部分是修道院,修道院的核心当然是修道院教堂。 这个修道院教堂的祭坛下有一个国王的房间,那个椭圆形的房间为哈布斯堡查理以来的历代西班牙君主保留了位置。 查理五世和菲利普二世的等身铜像建在教堂的正对面,保持着跪下的姿势。 虽然哈布斯堡的君主们象征着朝圣者的身份,但整个修道院的修道士数百年来都在为他们的灵魂祈祷。

法国国王们被埋葬在圣丹尼斯修道院,规模上不如埃斯屈里尔修道院,但历史悠久得多。 其中包括路易十六的历代法国国王都被埋葬,没能成为国王的伽罗瓦王朝的宫相和卡佩王朝的祖先,但是在卡佩王朝的路易九统治时期,无论是不合法的国王,卡洛琳王朝的人,还是卡佩王朝自身的祖先都被搬到了不显眼的地方。 用这样的方法,圣路易斯建立了从伽罗瓦王朝到他的传承谱系。

与法国国王相比,金雀花王朝的英国国王也喜欢埋葬在修道院里。 他们的修道院是法国西南部,有名的方特夫罗修道院。 这里埋葬着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代国王亨利二世和狮心王理查德。 伦敦有狮心王理查德的雕塑,但他们也只有狮心王理查德的雕塑。 因为狮心王在法国去世,葬在法国。 他同样著名的母亲,中世纪最有魅力的女性阿基坦的埃莉诺也葬在丰特弗罗修道院。

英国国王埋葬在法国的不幸后果之一是,他们和圣丹尼斯的法国国王一样,在法国革命中牺牲了。 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人民捣毁了圣丹尼斯修道院,将国王们从棺材里拖了出来。 所以,路易十五的尸体表示高度腐败,全身发黑。 发泄完自己的革命情绪后,巴黎革命群众把法国国王们的尸体和白骨扔进下水道。 复活王朝后来花了很多力气尽量收集这些骨头。 法国海外省的革命群众没有圣丹尼斯那样好的革命对象,所以必须让英国国王长叹一口气,亨利二世、狮心王理查德的尸体就出来了。 这样的好处之一是,医生得到了检查他们骨灰的机会,表明他们俩都是身高接近1米9的巨人。

其实选择埋葬在英国也不一定幸运。 因为英国没有发生大革命,但是英国发生了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重要革命对象是修道院,修道院往往是大贵族的祖坟,因此英国革命群众向修道院进行了革命,最初被大贵族坚决镇压。 但是国王允许大贵族们自己夺走修道院的财产和不动产,所以祖先等并不重要。 实际上任何中世纪修道院的教堂在英格兰都所剩无几,但幸运的是,英国君主不喜欢埋葬在修道院里,喜欢埋葬在大教堂里,所以可以留下许多带有中世纪风格雕像的石棺。

成功躲过革命浪潮的修道院几乎是维也纳的嘉布遣会修道院,这座修道院的教堂今天作为哈布斯堡皇室墓地被登记在维也纳的观光地。 其中有近代以来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君主的棺材,也包括去年去世的奥托大公的棺材。

关于嘉布遣会修道院的教堂,不得不说是中世纪那种求救的信仰引起的比较重要的习俗。 那是因为朝圣既然可以祈求圣人的祝福,人生中就可以去很多地方朝圣。 为什么一个身体死后也会葬在一个地方呢? 为了祈求越来越多圣人的保佑,不能分别埋葬在很多地方吗? 中世纪的人们真的这样做了。

是的,国王的骨头、国王的肉、国王的内脏,特别是国王的心,实际上分别被送到各地的修道院和教堂埋葬,祈求圣人的拯救和奇迹。 圣路易斯在十字军东征途中,遗体被随行人员煮熟,骨肉分离的国王的白骨和内脏被送回法国,肉被送到意大利。 这个风俗真残忍,所以近代以来,很少有王室这么做,但德国天主教王朝多次降临。

哈布斯堡王朝君主们的尸体分三部分埋葬,身体是嘉布遣会院教堂,心装银瓶埋葬在圣奥斯定教堂,肠子解决残忍,必须装在铜盒子里埋葬在圣斯蒂芬教堂(但是作者只有肠子吗,内脏在里面吗? 因为哪个地下墓地的箱子不能碰,所以你不知道这个黑色箱子是铜氧化发黑的吗? 还是在铜箱外面放了个黑色的箱子,当然也没有机会看看有多重。 是只放了肠子,还是都放了?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没有埋葬在修道院的习性,但这件事他们也一样。 在巴伐利亚圣母礼拜圣地,摆放着装有历代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心脏的银瓶。

摘心这一习俗表明,年逝世的奥托大公死后,遗体被埋葬在维也纳嘉布遣会院教堂,但他的心没有被送往奥斯汀教堂,而是被送往匈牙利修道院,成为匈牙利国王。 说到摘心,其实有无辜的人。 拿破仑和玛丽·路易斯女王的儿子“罗马国王”。 由于1814年拿破仑宣布让位,因此也被称为拿破仑二世。 1815年后,他作为莱希斯塔公爵和哈布斯堡王室成员住在维也纳。 另外,他还按照哈布斯堡成员的习俗学习了技术。 1832年,他因肺结核在维也纳去世,死后的石膏模型在美泉宫展出。 他的遗体也按照哈布斯堡王朝的习性埋葬。 也就是说,他的心也在圣奥斯汀教堂。 但是,之后没有任何法国人在找哈布斯堡,包括他的堂兄拿破仑三世。 直到1940年,希特勒在被占领的巴黎参观了拿破仑的墓,想起维也纳和拿破仑朝思暮想的儿子,为了埋葬在拿破仑身边,把拿破仑二世的棺材送到了巴黎。 但是希特勒忘记了拿破仑二世的心在奥斯汀教堂,之后的法国人也没有想起这个。 所以,拿破仑二世今天成了一个埋葬在荣军院却埋葬在奥斯汀教堂的有心人——和他的出身一样不自然和矛盾。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摘心掏肠,炼狱赎罪:欧洲王室遗骸的颠沛史”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6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