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18字,读完约15分钟

清隆万寿寺建筑布局图(宫廷绘画)

在冬天冰冷的寒风中,走在紫竹院附近的长河畔,从远处看,在广源门以西不远的长河北岸,有一座古柏参天、气势磅礴的古寺。 这是被称为“京西小故宫”的万寿寺。 万寿寺建于明代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由万历皇帝母亲慈圣李太后亲政的万历通过佛事为树立天子形象而建造,内阁主谋张居正撰写万寿寺碑文。 明清王朝更迭时,万寿寺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由于吉祥、福瑞的嘉名备受清皇室欢迎,顺治、康熙、干隆等皇帝对万寿寺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最终形成了东、中、西三路布局的古刹。

万寿寺深庭广厦、琼楼玉宇、雕梁画楼,极其宏丽。 其间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古道地宫、苍松翠柏误落。 以寺内中路为主体建造,山门内共有7个院庭,北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即大延寿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殿、万佛楼等,各殿两侧设有配殿的配房。 大禅堂之后建有三基假山,象征普陀寺、峨眉、清凉三山,假山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殿,山之后为御碑亭。 东路是方丈院和园园,也就是僧人的生活区。 把西路改为行宫院。 干隆曾两次在寺庙为其母亲庆祝生日,慈禧来往颐和园时在万寿寺系香礼佛,在西十字院经宫喝茶,因此被称为京西小故宫。 作为皇家寺院,万寿寺的建筑、庭院等充满皇家气息,有自己的特色,2006年作为全国要点文物保护机构发表。

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万寿寺的建筑物、大雄宝殿的佛像、彩画、山门壁画等都需要保护性的修复。 从1987年开始,北京艺术博物馆设立于万寿寺,有玉石、碑文、书法和绘画、陶瓷和家具、漆器、刺绣、印章等各类藏品8万件。 现在北京艺术博物馆暂时闭馆,再次开放的时间必须等到年万寿寺的修复工程完成。

1明清时万寿寺每年开放15天

明历5年,由于当时的皇帝年幼,信仰佛教的太后为了祈求神佛的保佑,祝福明王朝永昌,为建设万寿寺出资。 完成后,内阁首辅张居正亲笔写了《敕建万寿寺碑文》,碑文被收录在《张太岳集》中。 万寿寺符合“人生五福”的说法,“人生五福”第一福长寿,寿文化上从天子到老百姓,无一例外。 因为这个王室多次在万寿寺庆祝太后的诞生。

到了清代,顺治帝恩赐万寿寺的扁额之一“敕建护国万寿寺”,目的是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重建万寿寺,扩建行宫。 干隆为了其母贺60、70岁的生日,又连续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理和万寿寺的扩建。 此时万寿寺修缮新颖、规模宏大,成为北京郊区地区的第一个刹那。 隆二十六年( 1761年),皇帝从颐和园回宫殿的途中有一首诗叫《首夏万寿寺》,“佩顿视明天而定,开车还在利用晓凉。 读取风轻而爽,麦子都含着光。 取便香域,延禧准备道场。 喜水足,之后追溯到全航”。

光绪20年(公元1894年)《万寿寺碑文维修》中写道:“皇太后在春秋令日,清犹豫豫拦下道西直门,经广源门,御凤舸西迈,门上有万寿寺焉。 寺为干隆中坚持建设,高宗纯皇帝御碑纪要。 嘉名符祝禧之义,特谕说要与苇创新。 这块碑文证明了光绪帝的目的是为了庆祝慈禧太后的60岁生日,再次整修万寿寺。 经过清朝历代皇帝的修缮和扩建,万寿寺最终融寺院、行宫、园林为一体,东中西三路建筑毗邻,形成规模宏大的皇家重寺,被后世誉为“京西小故宫”。

明、清时期的万寿寺平时不对外开放,但每年4月初到15日的洗浴节期间开放,举办多次庙会,皇室庆祝活动,长河沿线风景优美,因此这座万寿寺庙会对首都人民很有吸引力。 “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描绘了庙会的盛景。 “三春来四月,西郊万寿庙又要开了。 红男人和绿女人一起走在路上,孩子更得意地回来了。 ”。 《燕京岁时记》讲述的是万寿寺庙会。 “游客很多,是绿女人红男人,走在路上。 柳风麦浪,涤纶心……诚郊外西边的胜利也是。 ”。 清末单弦的曲子是《疲惫的奶奶参观万寿寺》,用活泼的语言讲述着大奶奶参观万寿寺的故事。 最后回家的疲惫奶奶说:“我以为这个万寿寺没脸见人,整天玩,我也没花大钱。” 感叹自己去购物中心不花钱,即使是现在的女性也没有在这样的街道上买东西的忧郁心情不会改变。

万寿寺庙会还衍生出了“万寿寺弯腰——在山顶上看”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比比皆是”,和“骑驴看歌本——走路看”的意思差不多。 “万寿寺弯腰——顶上见”原是两座寺庙,不仅在万寿寺举行了庙会,也是西顶女神庙(西顶碧霞元君庙俗称西顶庙)的庙会。 这两座庙相距七八里,不远。 因此,人们赶完万寿寺的庙会后,要去西顶女神庙的草香,所以人们可以在万寿寺迎接庙会。

古城规模小,交通不发达,去万寿寺庙会时搞错地方的人反而很少。 虽然现在技术进步了,但是很多人不小心,反而会犯错。 北京除万寿寺外还有万寿禅寺,很多人在网上搜索万寿寺的位置时混淆了。 这座万寿寺和万寿禅寺只有一个字不同,但一个字的差距是荒唐的,实际直线距离有20公里以上。

万寿禅寺是现在的戒台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鞍山。 因为院内有距今300多年前有名的大戒台,所以被称为“戒台寺”或“戒坛寺”。 戒台寺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到南北朝,最早的名字是慧聚寺,到了明代,英宗皇帝斥巨资整修寺院,工程由著名的高僧知幻大师亲自主办,历经7年完成。 完成后,英宗皇帝恩赐了“万寿禅寺”。 明清两代都以“万寿禅寺”为寺名,民国以后改为戒台寺。

明清典籍笔记小说中有不少关于万寿寺和万寿禅寺的记载,明嘉靖“万寿寺戒坛碑”、“万寿寺碑”、清干隆“万寿寺茶棚碑”、清宣统“万寿寺方丈室碑”等碑文都写在戒台寺。 矗立在清干隆“万寿寺礼拜诗碑”、“控制重修万寿寺碑”上,清光绪立“万寿寺碑”等属于万寿寺。 干隆帝创作的众多诗歌中,《万寿寺》、《题万寿寺方丈》等不少都与万寿寺有关,这些相似的名字和标题,是观众混淆的重要原因之一。

境内长河畔的万寿寺(下)

2万寿寺与永乐大钟擦肩而过

悬挂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钟楼上的永乐大钟(即华严钟),因在明永乐年间铸造而闻名,是中国最大的青铜钟。 这块表内外铸有经文,共计22.7万字。 话说永乐大钟和万寿寺还有缘分。

我们说在明代万历的五年间建造了万寿寺。 另一方面,万历的母亲慈圣李太后信仰佛教,寻求神佛保佑明王朝的世代永昌。 另一方面,万寿寺建成后,必须代替古老的汉经工厂收藏佛教的汉文经典。 根据《万历野得编》,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今东城区景山东侧的嵩祝院设立了汉经工厂和番经工厂,专门刻印和收藏了佛教番、汉经卷。 直到隆庆年间,明穆宗命令司礼监修理二厂,但由于工程没有结束,穆宗去世了。 永乐钟在铸造后仍留在汉经工厂,经历了9位皇帝未被利用的事情。 万寿寺修好后,收藏了原汉经工厂的经文典籍,但直到万历35年,大钟才被转移到万寿寺。 因为钟表的体重很大,所以万寿寺原来的钟楼放不下。 这是因为在万寿寺东路建造了钟楼。 《长安客话》中记载:“寺里有方钟楼,前面有条街,楼里只有钟。”

永乐大钟体型庞大,运输自然也非常困难,经过几个月到达万寿寺。 运输工程的场面很大,参观的城市人非常多。 明代着名文学家袁宏道在《万寿寺观文皇旧钟》的诗中说:“十龙不惜禁林,万牛回头移至山麓。” 永乐大钟很有名,但是以前留在汉经工厂,所以老百姓看不见这块大钟。 搬迁工程中牛群被牵引,场面一定很壮观,吸引了很多人,诗中说:“道旁观者依偎,车骑了几个月还在跑。” 永乐大钟花了几个月时间搬迁,这一天,游人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

永乐大钟挂在万寿寺后,“日供六僧打此”、“昼夜碰撞,声数十里,其声被谏,时远,异其钟”,万寿寺声名远扬,吸引了众多游人墨客,留下了众多盛况的诗。 明代诗人胡恒在《万寿寺钟》的诗中写道:“金火结笔墨缘,神工非冶也非镌。 九牧贡金大地然,比贝叶脆。 心中有佛效柴火传,万寿寺钟日月悬。 钟的铸造技术很美,信众每天都很虔诚。 明代陶允嘉的《万寿寺钟》诗佩服永乐大钟的气势。 “寺是三摩地,楼悬万斛龙。 势青汉之上,有时有紫霞封。 ”。 “三摩地”是寺庙进行身心修行的地方,“斛”是古代采用的计量单位,“仪礼聘礼第八”中把“十斗”称为斛。 镞的本意是大钟。 这里的“万斛镞”是形容永乐大钟的巨大。 下一首诗的“青汉”指的是高空,相对的“紫霞”则是祥云,描绘了巍峨的钟楼能够遮住云。

但是到了明代天启年间,天下大乱,此时虚假传说“帝中白虎不应该敲钟”,京西方为白虎,不敲钟,万寿寺有名的永乐大钟首当其冲,“立刻躺在地上” 一个国家乱了,皇帝没有从内部找原因,而是责怪大铜表错了地方。 《帝京景略》中也记载着“天启中置不打,卧在地上”。 从此,万寿寺再也没有响起巨钟。 到清代雍正十一年,雍正皇帝决定再选一座寺院悬挂永乐大钟,经过臣民讨论和仔细调查,他在对皇帝的奏功中表示:“为了移安万寿寺钟事,员外郎管志宁、主事洪文澜说,生寺在首都干方,圆明园巳方, 但是雍正帝在雍正十三年溘逝,移钟事件一度搁浅。 到“干隆八年皇上命移载兹寺内”,至今大钟仍悬挂在觉生寺(今大钟寺)内。 永乐大钟从铸造开始,声名鹊起,其三次搬迁也是一波三折,极具戏剧性。 即使现在,它仍然气势磅礴,闻名遐迩,在农历新年回荡在北京的西边,以祈祷迎接祥,迎接古老的新年。

寺内现存的假山和松树

3院内曾经设有录像收容所

万寿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经历了从明到民国的王朝更替,寺院在战火中被破坏,破败不堪。 但是,在这里怎么和想象中的可怕的收容所没有任何关系。 何况,德奥收容所呢? 这必须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和协约国在欧洲开战,很快波及非洲、中东和远东地区。 1914年8月袁世凯为总统的北洋政府宣布“局外中立”,但列强不忘在中国的既得利益,日本首先加入合作国集团向德国宣战,随即在德国的中国租界地山东省发起军事进攻。 日德在山东的军事冲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及中国的唯一战争,交战中的战俘分别被关押在日本的12个战俘营中。

北洋政府经过内部激烈的斗争,最终于1917年3月与德国绝交,宣战。 德国驻华公使辛慈离开中国回到欧洲,按照《辛丑条约》驻扎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德国大使馆卫队和所有德国在中国的军事人员都被中国俘虏。 同样,向奥匈帝国宣战后,奥匈在中国的所有军事人员自然也成为了中国的俘虏。 北京地区的战俘被关在两处收容所,一处是朗润园一处是西苑,西苑的战俘收容所于1918年被转移到万寿寺。

万寿寺成了战俘收容所,但这里并不阴郁,在战俘的回忆中“我相信所有人都会高兴地回顾这美好的时光……我们所经历的是多么美好! ”。 奥匈公使罗斯托后来也承认:“(在中国的)奥地利人从未受过苦,他们受到了很好的待遇。”

162名战俘在万寿寺,士兵被安排在三个大殿和周围的贡房里,军官们住在过去慈禧住的行宫里。 万寿寺的住持和僧侣最后住在院子里,之后有600平方米的平地。 这里是战俘们踢足球和打网球的球场。 他们虽然是中国的俘虏,但日常生活很舒适,平时也能进行体育活动。 这样的收容所生活,难怪会怀念战俘们。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于1919年9月正式宣布结束与德国的战争状态,履行国际义务将德奥的中国战俘一律遣返。 通过万寿寺的德奥收容所,也可以看到中国在对待外国战俘时所发挥的人道主义精神。

4“七松”的景观只存在于古籍中

万寿寺曾经有一种有名的风景叫七松,但现在没有了。 据说那7棵松树“可以两个人抱”。 据《北京长河史和万寿寺史》记载,干隆年间,方丈明鼎在干隆八年对万寿寺内外的景观进行了八景评定。 其中之一是“古殿蟠松”,应该是指万寿寺中高大的松树。 《日下古闻考》中记载:“寺(万寿寺)门内为钟鼓楼,天王殿为正殿,殿后为万寿阁,阁后禅堂。 堂的后面有假山,松柏都是几百年的东西……山是大士殿,下面是地藏洞。 ”。 据此,那棵有名的七松应该就在假山上。 《天咫偶闻》说:“古老的七松最有名。 光绪庚寅之后,楼火,还有松树燃烧。 ”。 很遗憾,那座有名的七松景观在光绪16年( 1890年)在庙内火灾中被烧毁。 现在万寿寺的假山上还有七八棵松树,但比不上当时两人拥抱的松树。

清末震钧在其写的《天咫偶闻》中转载了阮元的《小沧浪笔谈》的一段。 “瑶华主人邀请彭云楠尚书师、沈云椒侍郎,同年胡印渚、刘金门双学士、其东甫侍讲、铁梅庵侍郎和元,共7人,同游万寿寺、主人画《七松图》。 梅庵应援笔题一绝云:七人分七松坐,巨笔如松写人。 谯清风充满袖子,暂时证明医生的身份。 ”。 这也是有名的“七松”风景优美的故事。

历史上,万寿寺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托儿所”的园地。 虽然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说起“总政幼儿园”,我想大家都很熟悉。 “总政幼儿园”是优良以前就流传下来的幼儿园,其前身是1940年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的“中央托儿所”。

“中央托儿所”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托儿所。 除了毛主席的女儿李敏首先报名外,还有李维汉、谢觉哉、王首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孩子。 1942年,为了感谢洛杉矶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捐赠给幼儿园的药品、玩具、生活用品,改名为“洛杉矶托儿所”。 1949年托儿所离开宝塔山,来到北京西郊。 托儿所到达北京之前,有人对八大处、香山等进行了调查,最后选择了万寿寺。 起初也有人不同意,但我觉得这么大的地方,住在孩子们身上很遗憾。 在问朱德总司令时,他说:“这里面有新的中国,也有祖国的未来。 还很小呢! ’这样,园址就定在万寿寺了。 1950年托儿所入住万寿寺,改称“中央军事委员会保育院”。 万寿寺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寺内建筑有点破,中央军委保育院率先踏足万寿寺东路,开展保育事业。 很快,托儿所的同志们对寺内设施进行了改造,保育、游戏设施一应俱全,托儿所也从东路运入万寿寺西路。 1955年,将托儿所搬迁至“万寿寺幼儿园”,1969年搬迁至黄寺,正式命名为“总政幼儿园”。

20世纪80年代,政府重新修缮万寿寺,将这座明清古刹焕然一新,同时在万寿寺设立了两个向大众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一个是向万寿寺中路开放的北京艺术;

博物馆; 是在万寿寺西路开放的现代文学馆。 中学生语文课本中收录了舒乙的随笔《城市的精灵》。 开头的第一句是“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行宫,里面有古树参天的大庭院,很优雅。” 舒乙在上世纪80年代准备了现代文学馆,在万寿寺西路工作和生活。

1987年北京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为社会公共服务30年,博物馆服务设施、空期间,展览设施陈旧。 另外,中国自古流传的木结构建筑,经过30年的采用后需要翻新,因此博物馆决定闭馆,万寿寺的主要木结构建筑物全部修缮,年重装完成后,将向公众开放。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重修万寿寺:佛教寺院因何成了一战战俘营?”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