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86字,读完约11分钟

拥有世界三大遗产的丽江,为什么现在提起来却是艳遇之都?不止丽江,凤凰灯火通明的酒吧,也让它被当做是适合艳遇的地方,为什么中国的古镇,展示的不是文化,而是酒吧?真正的古镇都去哪了?


如果你说要去丽江,有人会用模糊的眼神和声音告诉你,赶紧来艳遇。 虽然去旅行的人总是会失望——没有人在丽江恋爱。 天亮了,有些人会很伤心。

过去丽江对外表现的形象是“纳西族聚居的古王国”,这里有木府、摇滚故居、白沙壁画等历史古迹,有田纳西州古乐、东巴歌舞等文化传承,有铜打、制陶等民族手工艺,天然应文青

现在这里是充满艳遇的“小资天堂”,人们在这里喝酒狂欢,体验着和城市一样的文化,却宣告着自己身处异乡。

从无名的边陲小镇,到褒贬不一的“艳遇之都”,丽江仅用了不到20年。

谁成就了“艳遇之都”

80年代,没有人能想象丽江现在的样子。 那时,丽江的旅游资源还以自然文化为中心。 当时的旅游计划是以古城为中心,以雪山景区为主体,建立丽江地区的风景保护体系。

在丽江市的宣传电影中,丽江总是多元化的。 最自豪的是,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

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泸沽湖等是丽江有名的景点,丽江古城是其中之一,很有名,但并不构成人们对丽江的全部印象。


丽江有很多自然景观,图为玉龙雪山/视觉中国

1985年,丽江旅游业开始兴起,少数海外背包客发现了这里。 “朴素”、“梨”、“美丽”等词语是人们对丽江的最初印象。

但是古城的形象没有改变。 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旅游业开始迅速发展。 媒体开始宣传丽江的旅游文化,比起民族风情,丽江懒散的生活更让城市年轻人向往。

真正被丽江熟知的是2004年在丽江拍摄的热播偶像剧《1米的阳光》,这个烂恋爱故事给丽江起了“艳遇之都”的名字。 2005年以后,丽江古城谈论的不再是“少数民族风情”,而是娱乐和艳遇。


孙俣和何润东为丽江贡献了很多名为“一米阳光”的住宿/电视剧的截图。

在众多关于“艳遇”的噱头中,酒吧是绕不过去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酒吧等于艳遇,丽江等于酒吧。 1996年,丽江出现了第一家酒吧。 当时的酒吧有一两家门的规模,数量也不多,提供一点休闲。 从2002年开始,酒吧规模增大,数量增加,酒吧街道形成,娱乐和艳遇成为第一特色。

“艳遇”在年轻的时候只要有一点吸引力,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十分庸俗的代表。 从2007年开始,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差评不断增加,喧闹的酒吧、艳遇的人们、雷同的店、古城都烦透了。


丽江的游客好评度连年下降/赵选贤.基于社会互联网的丽江古城社会空间变迁研究

但是丽江的无聊,当然不仅仅是偶像剧和酒吧。 商业化是丽江最受批评的理由,但要成为今天的样子,就必须被认为是典型的丽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模式。

消失的田纳西州古城

年末,在丽江的女游客被打,越来越多的网民曝光了在丽江旅行的不好经历,丽江的形象降到了冰点。 在之后召开的千人大会上,丽江市委书记说:“在丽江旅行的事件不是小事。”

旅游业丽江命脉。

早在1986年,丽江县就提出了“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构想。 到1995年,当其他城市还在探索自己快速发展的道路时,旅游业在丽江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就确立了。


90年代丽江古城,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视觉中国

2000年,丽江旅游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6.13%,居7个领域之首。 年,丽江旅游业总收入608.76亿元,同期全市gdp约310.2亿元,旅游总收入是gdp的两倍。

丽江形象首次变异是在1996年的7.0级强烈地震中。 地震发生在丽江正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

震后古城内部分建筑被毁,丽江挖掘灾后重建机会,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标准恢复大研古镇,彻底搬迁或关闭古城周边污染公司,转移部分古城居民,降低古城人口密度。

如果你问丽江什么时候开始失去精神了,请在1996年回答。 从这个时候开始,创建旅游城市成了丽江最重要的任务。 1997年,丽江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是按计划建造理想的古城。


2007年6月26日,在云南丽江古城,被用于拍照水车和后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题名/视觉中国

接下来的几年里,丽江主要制造了几个事件:建立了古城房屋维修审批管理制度,保护了原古城的建筑。 控制收取现代化古城市政基础设施系统的“古城维护费”的古城商业活动,将与古城氛围不协调的商业行为,如玉石店、理发店、卡拉ok大厅等全部迁移出古城。

看起来为了古城的好措施,加剧了古城文化的衰退。

将丽江古城划分为一个保护区,征收“古城维修费”,不让丽江古城与周围和谐相处。 现代化的建筑、喧闹声等构成了丽江古城的大背景,古城像外来者一样贴在城市上,完全没有世界文化遗产所强调的整体连续性。

强行划出边界,无法容纳成长在古城的居民,古城内的房价突然增加,很多人开始把房子租给外国人,自己住在新城。

由于“看起来像古城”,丽江移动了多家便利商店。 十几年前,古城内有很多农业贸易市场和日用商店,现在几乎没有为普通居民生活提供的“便利”。 在小学附近连书店和文具店都没有,只卖旅游商品的店铺。


年9月5日,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是一家销售旅游纪念品的小店/视觉中国

2000年的286家店铺中,面向游客的观光性店铺占66.10%,面向居民的一般店铺占33.90%,到了2000年,丽江1606家店铺中观光性店铺的比例为93.77%,增长了近28%。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古城居民不仅维修房屋必须得到有关机构的许可,而且在庭院外布置垃圾、焚烧泡菜、培根等空地也相继被征收为公共用地,用于绿化、休闲等 截至2007年,丽江古城居民点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不到15%。

打着文化保护的旗号,丽江古城已经不是适合居住的地方了。 2009年四方街地区80%以上的房东选择住在新城,住在中心地区的不到10%,但这些剩余的居民也参加了古城的管理和清洁事业,真正的生活中心也在新城。


年11月28日,丽江古城田纳西州的老人,现在很难看到中国/变得视觉化

即使是没有原住民的地方,当然也没有田纳西州特色的产品开发,店铺里出售的不是人们想看到的田纳西州文化,而是廉价而相似的旅行纪念品。

没有文化,丽江的商品也没有本质的变化。 1999年丽江古城内玉器店数量达到最高峰,发生买卖纠纷后,政府禁止在古城经营玉器店,但这空的不足很快就被同样高额利润的银器店填补了。

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

1997年,丽江古城被选为“世界遗产名录”后,世界遗产中心副主任梁敏子警告说:“申报成功意味着保护责任的加重,从现在开始丽江人民必须对全人类负责。”

20年过去了,丽江创造的经济价值历历在目,无人问津,丽江是否给出了满意的回答。 毕竟,丽江已经成为旅游城市的标杆。

2007年,中央调查组在考察全国后,选取18个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典型成功案例,丽江就是其中之一。 理由是,利用当地特色资源,打造做大做强的旅游产业,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从不知名的西南边陲城镇迅速发展,成为富裕繁荣文明和谐的旅游文化名城。

丽江的快速发展使“丽江模式”成为旅游业的热词,模仿无数城市。

距离丽江1400公里的地方,是另一个艳遇圣地——凤凰古城。 1997年,丽江已经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时,凤凰城还不为人知,只有少数背包客来到了凤凰城。 2001年,黄龙洞投资8.3亿元,从凤凰县政府获得包括古城在内的8个景区50年的经营权。 他们比丽江更知道急功近利。


年10月2日,湖南凤凰古城,大街小巷人满为患,杨华峰(湖南分公司)//视觉中国

以黄丝桥古城开发为例,企业主张古城居民必须搬迁,企业另行招募人员进行古城风俗展示。 为了收回投资,企业必须对门票实施捆绑销售,参观沈从文故居必须购买其他6个景点的全套门票。 不到五年,凤凰城从“这个城市已经等着你一千年”变成了你来了就想马上去的城市。

曾经的“丽江模式”释义是旅游与文化的和谐。 但是,放眼中国,真正的丽江模式吸引着政府制定总体规划,迁移原住民,外来业者上传的文化自毁行为。

成都的宽窄巷子在改造后会迁移所有居民,取而代之的是失去高级茶馆、酒吧、老成都的味道。 南京1912历史街区、民国建筑全部保存,但街区原有48户全部搬迁,开发初期这里成为时尚酒吧区。

扬州古城、福州三坊七巷、徐州户部山、苏州平江路、青岛中山路、昆明文明街、乌镇……无论到哪里旅行,总是能看到同一个古镇在挥手。


年10月20日,山西平遥古城,沿街店铺出售的旅游纪念品。 这些纪念品在任何古镇都能看到/视觉中国

乌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评专家阿兰·马拉诺斯表示,文化遗产的提名并不代表博物馆,而是历史文化现象在持续。

1987年,国际古建筑理事会通过了保护历史城市和城市地区的《华盛顿宪章》。 该宪章强调“不要忘记保护历史城市和地区首先与居民有关”。

很遗憾,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中国依然混乱。

中国旅游业起源于80年代,“旅游”不仅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后小城镇乡村脱贫的良方。 通过地方主导、旅游企业运营的“政企合一”经营模式,尽早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年3月28日,云南丽江、歌舞剧《丽江千古情》/视觉中国

但是,旅游业的指导思路总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是人文的快速发展。 指导观光地建设的,有政府、公司和文化专家,但居民的声音消失了。 在巨大的经济优势面前,无数城市朝着继承人走在丽江的道路上。

起初没有人敲响警钟,2007年,世界遗产大会向丽江发出了黄牌警告。 这似乎不是开玩笑,2009年,德国易北河谷被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除名。 这可能证明了世界遗产不是招牌,而是责任。

参考文献:

黄光宇.丽江古城的保护和开发[j] .城市规划,1986(01 ):53-57。

[2]孙九霞、王心蕊.丽江大研古城文化变迁中的“虚无”与“真实”:以酒吧的快速发展为例[j] .旅游学刊,27(09 ):73-83。

[3]赵选贤.基于社会互联网的丽江古城社会空间变迁研究[d] .云南大学、

[4]李超、张兵.“丽江模式”缺陷的探讨[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5 ):71-75。

[5]段松廷.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j] .规划师,2002(06 ):54-57。

[6]赵敏.基于旅游挤压效应的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研究[d] .云南大学,。

[7]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市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 .地理学报,2004(03 ):427-436

[8]陈霄.酒吧和旅游古镇的地方性构建——以湖南凤凰古城为例[j] .热带地理,34(01 ):58-65

[9]熊烧.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吉首大学,。

[10]赵宏禧.中国大陆“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企业和规划者:以江南古镇周庄为例[ 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building And Planing,2002。

[11]王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情况的研究与评价[d] .东南大学、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今天的丽江,快要被商业化毁掉了”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