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7字,读完约3分钟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香港01消息9月23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去世,享年84岁。 高锟一生最大的成就,没有发明过光纤通信。 因此,他被称为“光纤之父”,世界闻名。 高锟一生离不开科学,为了读心仪的电机工程系,有意去英国留学过。

高锟在60年代提出了光纤理论,但最初没有被认可,被批判为“痴人说梦”。 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更加不懈地继续研究,终于获得了世界礼拜的成果。

高锝在2003年诊断为脑退化症后,其行为和认识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2009年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他来说可以说是“迟来的奖”。

高锟于1948年移居香港。 1954年去英国学习电机工程,1957年和1965年获得伦敦大学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7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策划电子学部,担任系主任1987-1996年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被《亚洲信息周刊》选为“20世纪亚洲风云人物”。 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年被授予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章。

60年代光纤理论最初没有被承认

高锟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祖父高吹万是晚清诗人和革命家,父亲高君湘是律师,另一个弟弟高铠。 高锝于1948年举家移居台湾,1949年移居香港。

在香港,高锟就读于圣若瑟书院,中学毕业后进入香港大学,但由于他想读电机工程系,港大当时没有开设该科。 所以,我去了英国,进入了英国伦敦的伍利奇理工学院(现格林威治大学)。 在英国留学期间,高锟在舞会上认识了后来的妻子黄美艺,1959年结婚,结婚后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性。


1966年,高锝在国际电话电报企业( itt )工作期间开始研究利用玻璃纤维传输信号,发表了名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利用石英系玻璃纤维实现长距离和高信息量的消息传输

高锟的理论一开始没有被认可,媒体嘲笑他为“痴人说梦”。 但是,他没有放弃,继续研究和改进技术,1981年第一代光纤系统问世时,他也因此获得了“光纤之父”的荣誉。 1987年,高锝回到中文大学的第三任校长,创立消息工程系直到1996年退休。

2009年的成果终于被确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退休后,高锝的生活比较低调。 2003年,由于高锝打麻将反应慢,经朋友建议在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痴呆症(脑退化症),此后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表现能力也下降,需要妻子照顾。


由于科学行业的诺奖,理论需要时间才能得到确认,即使有优秀的成果,获奖也大多需要几十年,高锝也不例外。 2009年,高锟在首次提出光纤通信40多年后,最终获得了迟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称赞其“在光纤中传输光以达到光通信的开拓成果”。

年,高锝以“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为由,获得了英女王的生日“爵士乐勋章”和香港“大紫荆勋章”。 他和妻子也于年9月设立了高技术慈善基金,晚年住在香港和美国加州山景城两处。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光纤之父"高锟离世享年84岁 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