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9字,读完约1分钟

印度因素在beatles的音乐血统中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 乐队从1965年到1968年感染了印度音乐,连续两次去印度旅行。 1968年那时对瑞诗凯诗的冥想修炼旅行特别有名,直接引起了之后的东方嬉皮士之路。  ; 热爱beatles的人一定会迷恋norwegian wood优美的西塔琴伴奏吧。 主音吉他乔治哈里森第一次接触印度音乐,在伦敦牛津大街的印度工艺品店买了第一把西塔琴。 1965年10月,用锡塔琴代替吉他,演奏录音至今受欢迎的短歌。 接下来,哈里森创作了印度音乐影响很强的《love you to》、《within you without you》等曲子。 1966年7月,beatles乐队在惹麻烦的菲律宾巡演结束后,中途在新德里停止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踏入印度的土地。 印度的人口很多使他们吃惊--- 600名粉丝来机场接我,不仅被越来越多的粉丝住在的超罗酒店门口包围着,他们半夜瞎了的时候在街上也遇到了很多什么也没做的人---这是悠悠 尽管只有两天,乐队成员还是避开了狂热粉丝的包围,和德里在周边走了一圈。 1967年,beatles乐队在英国认识了印度超觉静坐派(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的创始人马哈里西( maharishi mahesh yogi ),听了几次后者的冥想讲座。 这给受药物困扰的乐队成员带来了希望。 1968年2月末,4名乐队成员及其妻子去了印度,在喜马拉雅山脉山脚的瑞诗凯诗的静修道场接受了东方法的精神修炼。 出发前完成了《across the universe》的旋律创作。 印度旅行给乐队带来了高产的时期——之后的《白色专辑》中收录的歌曲都是在这很长的时间里创作的。 有些歌曲的灵感来自马哈西的说教,如列侬的“自然孩子”(后来变成了“嫉妒的家伙”)和麦卡特尼的“自然母亲的孩子”。 另一个是写在道场的同学,比如“dear prudence”和“thecontinuingstoryofbungalowbill”。 你可能不认为有名的“back in the ussr”也是在印度完成的。 列侬自己最喜欢的《I’MSO Tired》是他在瑞诗凯诗中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终于摆脱了毒瘾,但又遇到了新问题——整天坐着,结果他到了晚上睡不着觉! 最失望的可能是妻子辛西娅,她期待的“第二次蜜月”没有来。 列侬对她更冷淡 每天早上,他第一件事就是去山下的邮局看有没有小野洋子的信。  ; 明星最先离开瑞诗凯诗,麦卡特尼跟着,最后离开列侬和哈里森。 这次旅行的结局并不那么愉快,但由于他们是the beatles,西方世界对印度文化特别是精神哲学的印象发生了根本变化。 欧美年轻人对印度和东方神秘冥想文化的热情再次高涨,通往印度的嬉皮士之路从欧洲,从美国经过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扩展到印度。 只有哈里森对印度的热情没有改变,2001年去世后,骨灰的一部分被撒在恒河里。 你还记得他的第一张专辑的名字吗? ——all things must pass.(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热门:The Beatles:开启嬉皮之路的印度之旅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4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