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80字,读完约10分钟

作者|徐春伟,宁波市地方志学会会员,历史地理及语言学爱好者。 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谢绝转载。

洛阳有十多个朝代为都城,是中国历史上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 近年来,网上流传“为什么邯郸、洛阳、咸阳、襄阳几千年没改名了?” 》的复制品,洛阳也在其中。 以洛阳为例,它真的没有改变政治区名称吗?

洛阳统县政区名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本身首先要理解概念。 在政区层面,今天的洛阳市是省下一级政区地名,即统县行政区名,不是县名。 现代统一县政区多为地级市。 明清时期多为府唐宋时期多为州府秦汉时期多为郡。 县级政区今天有县、县级市、市区町村、自治县(旗)等几个种类。 古代基本上是县。

西周初年,周公旦奉东征平叛,建洛邑,成为西周的东都,京号为“成周”。 然后,周朝以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为西土和东土的政治中心,周王直辖两京之间的土地。 国王直接统治的地区被称为王几内亚,是整个王朝的中心。 《周礼夏官职方氏》:“通过辨别九服邦国,方千里称为王几内亚。 ”。 王几内亚是管理洛阳城最早的政区。

图1周公制作洛邑像


图2的成周附近

战国时代,汉宣王设立三川郡,因境内有川、雫、伊三川而得名。 成周还在周王室的管辖之下。 前367年,周王几内亚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 周赑王五十九年(前256年),因周王室参与求秦,“秦昭王愤怒地要求将军攻打西周。 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 ”。 (《史记·周本纪》)同年,周赑王去世。 次年,秦迁九鼎。 从此,史家有秦纪年。 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君秦连丧昭襄、孝文二王企图合并秦。 庄襄王让吕不韦攻打东周,执东周君而归,收下了巩城等七邑。 周朝彻底灭亡到了这里。 然后,秦进攻韩国,汉献高宗,功。 秦国在周韩两国土地上设三川郡,成周及其附近设洛阳县,为郡治(一说三川郡治荥阳)。 这是洛阳历史上重要的时间节点,第一次出现了“洛阳”的县名。

图3秦三川郡

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洛阳历史上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三川郡改称河南郡。 从此,这个“河南”长期被认为是洛阳地区的统县政区名称。 东汉成立后,因定都雒阳,根据旧京长安属京兆尹的例子,将河南郡改称河南尹。 尹职是该郡太守,也是参与朝议的京官,因此为称呼而增光。 曹定都洛阳,仍被称为河南尹。

图4东汉河南尹

在东魏天平把河南尹改为洛阳郡,治所还在洛阳县,这是古代唯一出现了“洛阳”的统一县政区。 隋初致力于洛州,后致力于州郡制的整备,大业3年( 607年)恢复废州置郡、河南郡。 唐朝回归洛州,开元元年( 713年) 12月,洛州为东都所在地,洛州为河南府。 设宋、西京河南府。 金贞祐二年( 1214年)五月,金宣宗害怕蒙古军队,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迁都南京开封府(今开封)。 宣宗南迁后,河北各地陷入蒙古,金朝版图只有黄河、淮河之间的中原地带。 于是,兴定元年( 1217年) 8月,洛阳登上中京,将河南府改为金昌府。 元朝灭金后,金昌府改为河南府和河南府路,“河南”这个政区名由明清继承。 元至元5年( 1268年) 10月,元朝设立河南等路行中书省,此时出现了元明清三代,河南不仅是省名,也是府名的有趣现象。

图5清河南府

所以洛阳名的历史沿革如下。

三川郡(战国/秦)→河南郡(西汉)→河南尹(东汉、曹魏)→洛阳郡(东魏)→洛州/河南郡(隋)→洛州/河南府(唐)→河南府(宋)→金昌府(金)→河南府/河南府路(元)

这证明洛阳的统一县政区名只有东魏短期采用“洛阳”的统一县政区(郡)名,其余王朝一直变动,而且长期以来“河南”为州府名。 那么,我们熟知的“洛阳”到底是属于哪个阶层的地名呢? 不为人知的是,洛阳在新中国以前,其实很久以前就是县名,不是统一县政区名,只是古代河南郡(河南尹、河南府)的带郭的县名。

洛阳基本上是县级行政区名称

河南府及其许多前身既然是统县政区,当然要把县铁起来,一个也不止一个。 以东汉河南尹为例,辖雒阳、河南、梁、荥阳、卷、原武、阳武、中牟、开封、菀陵、平阴、谷城、缇氏、巩、睾丸、京、密、新城、卍师、新郑、平共21个县。 雒阳县是河南尹下的县名。

战国时期,雒阳的名字开始了。 位于雒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雒阳。 但此时还没有作为政区名。 置秦三川郡后,置洛阳县。 阴阳家邹衍创五德总是说要为秦代周提供理论基础。 五德说用金、木、水、火、土代表五种元素、方位、颜色等。 秦是水德,这是因为雒阳改为洛阳。 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复名雒阳说:“汉火行、忌水、故洛水去躲。” 曹魏以魏为土行,“水得土乃流,土得水柔”,改为洛阳。 汉代以来,洛(雫)阳一直是河南尹(郡)的治所。


图6五行相生相克图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县,将治所附设在高级政区(府、州、郡、军等)的城郭内侧的县称为附郭县(也称为靠郭县)。 以东汉时期为例,雒阳只不过是京兆尹附郭县的县名,完整的称呼应该是河南尹雒阳县。 东汉雒阳县的县城很特殊,不仅是县治、郡治、州治(司隶校尉部)的所在地,也是国都。 之后套用清朝的俗语,那就是附带郭都的。

大众认知中有名的“洛阳”,无论是汉代还是唐代,实际上都是指那座城。 洛阳城和长安城一样,汉唐盛世后,城名流传甚广,成为“首都”的代称,其二人的巨大声誉造成了后来一系列的误解。 城名和政区名不一样。 这座城堡脚下的这片土地到底由哪个行政区划管理,另一个问题——行政区划和城墙包围的范围不一定一致。 众所周知,闻名的“洛阳”只是一个城堡的名称,“河南尹/河南府”才是其行政区划的正式地名。 觉得地名不变的人,把城名错当成了政区名。 我们可以把雒阳和洛阳看成一个城名不同的写法,但是洛阳城所属的政区名也一直变了。

图7历代洛阳城

另外,洛阳城也不仅是洛阳县。 它长期属于洛阳、河南两个郭县。 在我国古代,有两个或三个县治附设在上段的政治区治所城市,这样的县分别被称为双附郭县或三附郭县。 河南县自三川郡出现之时起,初治所不在洛阳城,治所今在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 西汉属于河南省。 东天平2年( 535年),河南县改名宜迁县,成为河南郡治,从此开始了两县共治一城的局面。 北周复名河南县

仁寿五年( 605年),隋场帝杨广认为长安位置偏西,洛阳是全国地理位置的中心,易使号令四通八达,杨素、宇文下令在河南县内建设新洛阳城。 次年新城建成后,洛阳、河南两县迁移治疗新城,均为河南郡治。 唐武德4年( 621年)与洛阳县齐名为洛州治。 之后,两县为河南郡、河南府附郭县,直到金代废河南县进入洛阳县。


图8天宝年唐都几内亚行政区划

“废府存县”将洛阳定为统一县政区名

那么,洛阳是如何成为统一县政区名称的呢? 追溯根源,是北洋政府的“废府存县”政策造成的。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基本上是省—府—县三级,省—府之间还有虚级之路。 辛亥革命后,为了简化阶层,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 1913年)颁布《划定现行各省地方行政机关组织令》、《划定现行各县行政机关组织令》、5月颁布《省官制》、《道官制》、《县官制》 将清代取消清代无直辖地府、散州的直辖地府直隶州直隶厅和州厅的所有改编为县。

1913年,北洋政府废除河南府,洛阳县改为豫西道,因此道长官从清代的道台改称道尹。 豫西道辖洛阳、偃师、巩、孟津、宜阳、登封、洛宁、新安、渑池、嵩、陕、灵宝、阌乡、卢氏、临汝、鲁山、邉、宝丰、伊阳等19个县。 豫西道前身是雍正十三年( 1735年)五月成立的河陕汝道,辖河南府、陕州直隶州、汝州直隶州、驻陕州。 1914年5月,豫西道改名为河洛道。 8月27日,由于陕县位于陕西、豫两省交界,地理位置不及洛阳,内政部批准道尹治所从陕县派驻洛阳县。

图9民国河洛道

到了国民政府时期,阶层的简化将进一步发展。 前总理孙中山的建国大纲对行政级别的主张采取省、县两级制,因此国民政府于1930年废除了道路。 但是,地方采取二级制,省致力于县的控制,有种没有被逮捕的感觉。 这是因为省县之间建立行政机制进行联系,协调省县成为主流。 民国二十一年( 1932年),行政院颁布了《行政审计专家暂行条例》,行政审计专家制度正式确立。 行政督察区(长官名字叫专家,也叫专区)位于省和县之间,法律上是省的派出机构,不能说是正式的行政区划。 各省分为行政审计区,以序数命名,“省名+序数+行政审计区”是行政审计区的完整名称。 序数冠名本来就有弊端,国民党政府频繁变更序数和铁县。 所以到了后期,不得不冠以治所所在地。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省县两级制管辖不便,省下也设立了派遣机构“地区”,通常被称为某地区,相对发达的地区驻在地区中心城市,相对落后的地区驻在某县,管辖附近几个县。 “地域”的名字,大致有两个来源。 一是沿用原政府名称。 例如,苏州府→苏州地区、惠州府→惠州地区。 二、以驻地县名或省辖市命名。 例如丽水地区(旧州府)驻丽水县、宣城地区(旧宁国府)驻宣城县。 前者不改变地名,后者发生变化,将原来的县名提高到统一县政区名。

改革开放后,各地掀起了地建市(撤销地区,建立地级市)和地市合并(将与地级市同一地或接近驻地的地区合并为地级市)的热潮,其中必然原县名变为地级市名。 例如丽水市、宣城市。 洛阳也属于这一类,洛阳在解放后建立了洛阳市。 1949年,洛阳市、洛阳县并存,属于洛阳专区。 1954年,洛阳市改为省辖市,洛阳市与洛阳地区并立。 1958年,洛阳市改为县级市,属于洛阳地区。 1964年,洛阳市又改为省辖市。 1983年,洛阳地区偃师、孟津、新安3县合并为洛阳市。 1986年,撤销洛阳地区,将栾川、嵩县、汝阳、宜阳、洛宁、伊川六县合并为洛阳市。 洛阳也由此完全变成了统县政区名。

图10河南省1949—1951

图11河南省1961—1964

图12河南省1977—1999

民初的“废府存县”取消了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府名,将外围县名改为统一县政区(地级市)名。 例如州府丽水县、庐州府合肥县、宁国府宣城县、河南府洛阳县、德府商丘县。 清代河南有九府五直隶州一直隶厅,目前只有郑州、开封、南阳三个地名为统一县政区名,其余已消失。 但是,就像河南府变成了今天的洛阳市一样,不再使用省市的同名。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两千年不更名:古都洛阳的历史荣耀经得起推敲吗?”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