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53字,读完约11分钟

月之东/圆一样的灯/一楼上升到一楼

多烧香/多供酒/全家大庆一晚

月斜/中秋节/吃月饼或给兔子孩子

穿上新袜子/换上新鞋/奶也和姐姐/去前门逛街

我第一次读这本北平中秋民谣,是在日本人占领北平时创办的《北枝》杂志。 日本人一来,就把“北平”改成了“北京”,但老百姓依然怀念北平,所以这里也谈到了“北平”。 香、酒、月饼、兔子大爷,穿着新衣服,走在前门大街上,迎接中秋节,延续了数百年的北平日常,在日本的占领下没有崩溃。 相反,人们在顽强的日常生活中抵抗着异族的统治。 最简单的道理:日子总是要继续的。 在中国人视线被遮住的年月,日本人用他们的照相机记录下了北平岁的时光记录。 其中中秋节的描写很生动。

中秋北平街景

中秋节北平的点心店

中秋节,府第朱门经常用月饼水果送礼。 点心店生意兴隆,街上有五颜六色的兔子爷爷在卖。 兔崽子爷是泥做的,拿着金杵,骑着麒麟、马、虎等,是武神,威风凛凛,为小孩子着迷。 孩子们买回家后,到了农历8月13日晚上就开始作为供品放在堂屋里了。 学校放假三天,从农历13号开始到中秋,学生不上课。 大人设立祭坛,开始在出去的方向上设置月光,桌子上放月亮马、线香、蜡烛、月饼、水果、酒、毛豆、鸡冠花、纸钱。 据说到了8月15日,白天贴窗户的话,为了第二天不冷,可以把“老爷”(阳光)贴在房间里。 到了晚上,皓月当空的时候,彩云散去,家里的女人开始逐月拜祭,然后大人洗杯子,小孩子闹,真可谓是个不错的夜晚佳节。 吃完饭,经济收入好的房子去北海、陶然亭等地赏月。 家里人一般会在院子里放上坛子,看水里月亮的影子。

桌子上的供品

月饼

什么叫“月光马”?现代中秋节早就看不见了。 那是用纸做的神像,上面画着太阴星君、菩萨像等,下面画着月宫和磨药的兔子,人拿着杵站着。 藻色生动,色彩鲜艳,金碧辉煌,大的有七八尺,小的有两三尺,上部有两个小旗子,通常是红色绿色或黄色,供月。 在香祭月行完礼后,和元宝等人一起焚烧。

祭祀月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谚语。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传播的,为什么。 有些人非常抗拒那个。 为什么男女都受到月亮的清辉,却不允许男性登月呢? 总之,日本摄影师镜头中的拜月者都是女性。

赏月的女孩

拜月之女

兔儿爷,现在也在卖。 在国子监街的西侧有房子。 十里河民俗市场也有。 但是,通常北京的民俗中没有有趣的东西,未必能观察到。 《帝京景略》说:“每逢中秋节,市里的人巧手用黄土挥舞着蟾蜍兔子的像出售,被称为兔子的爷爷。 有衣冠和张盖,有甲胄和蟹旗,有骑虎的,也有沉默的。 大的三尺,小的尺。 剩下的工匠没有美和防备,盖子也开玩笑地虐待着。 ”。 兔儿爷是北京本土的神仙,也是唯一拿在手里玩的神仙。 清人魏之秀创作过《兔儿爷诗》:“卯君家世本蟾宫,幻列衣冠气象雄。 但是,在笑声团圆的好季节,云恩怨恨秋风。 ”。 也有将兔儿爷当作词谜(当时讨厌的人嘲笑)的西江月。 “本来长得像土包子,突然低头画张狂。 看见别人不抬头,没有杂粮在里面。 等着从旁边拆线,结结巴巴的太荒唐了。 孩子忙着戏弄他,总是聊天。 ”。 诗和词都为节日增添了生趣。

这清代的景象在沦陷北平后依然可见,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力量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 跑到大后方的人只把兔子爷当成沦陷区粉饰太平的象征。 七事变的第二年,大后方的老舍接近中秋写了《兔儿爷》一文。 他说:“我可以想象,什么样的粉红色彩衣,竖着旗子打伞的泥人们一定排成一排,为暴敌粉饰。 听说敌人在这一天在北平大量烧书,几乎不成板的书都可以遭到投入火中的不幸。 在学校里,人家家里没有书,但街头到处都是兔子爷爷,布置得多么好啊。 敌人想要傀儡哦! ’老舍还说,朋友告诉他,那个时候,由于平津的大雨,韭菜也卖给了三吊钱(和重庆的“吊”值一斤多),粗粮也卖了一毛一斤。 谁能买兔子爷爷? 大概在市里排几天队,让大家看热闹吧?

如果连饭都吃不上,人们肯定不会去买兔子爷爷。 老舍的文案写于1938年,但《北枝》的拍摄在1939年以后——兵火之后,异族统治者同样为了重整日常生活,装饰太平,也想长久统治。

越来越稳定的北平,中秋节桌上的供品也渐渐讲究了。 儿月月饼到处都是,但一定是前门致美斋的,致美斋者第一,他不够吃。 月亮月饼上面画着月宫蟾蜍兔子的形状,过节后可以吃。 也有人吃到除夕,被称为“团圆饼”。 院子里还放着九节藕。 藕有很多种,九节藕尤指西苑三海(中海、南海、北海)莲花池内九节生在一棵树上的果藕,取“九九”至尊之意。

要说节月水果,最常用的是莲瓣西瓜。 也就是说,西瓜要切成碎片,刻在几片花瓣上,瓣绽放,瓣底与瓜蒂相连,形状像大莲花。 另外,苹果、沙果、槟城、秋果海棠、欧李、青柿子、枣葡萄、晚桃、桃奴等,也同样上了桌。 落在北平的葡萄,不仅引进了当地的品种,还引进了欧洲的许多品种,日本人当然想逐一展示。 北京梨的品种也很多,雅尔梨、沙果梨、白梨、水梨等,但是梨不能上桌。 因为“梨”的谐音和“离”一样,违背了“团圆节”的良好祝愿,不吉利。

节日里的月亮水果

北京人喜欢蝈蝈,孩子提着蝈篮到处玩。 大人买下来放在小屋的豆架下,听听蝈蝈的叫声,增加小院的兴趣。 这是因为从夏天到秋天的街道上卖蝈蝈也是风景。 由蝰蛇的笼子和稻草编织而成,为了增加中秋节日的气氛,蝰蛇的笼子也很热闹。

大人和孩子都喜欢蟋蟀

中秋节的莲花,睡莲入画,喜欢文人雅士。 莲蓬,孩子拿来玩,各尽所能。

在北京郊外玩耍的孩子头上挂着莲蓬

当时的中国孩子们对着日本人的镜头有点不安。

卧佛寺看门的老爷爷对照相机的镜头很好奇。

礼拜来了,在观月楼敲钟的穆斯林充满了悲壮感。

让我们来看看北平沦陷区知识分子的中秋节。

1937年9月19日是农历中秋。 钱同在当天的日记中说:“《△△》特别在全市的商店里点上灯,点上彩表示祝贺。 藉此纪念东方文化的佳节。 中山公园改为“北平公园”,东厂胡同改为“东昌胡同”。 除了指出“中山公园”应该变更为“中央公园”之外,钱玄同用△△指着日本,可以看出钱玄同对日本暴政愤然抗议。 不久,木刻家王青芳请为自己临摹汉画,刻下“自强不息”。 之后,请特意在弟子魏建功身上刻上自己的章“钱夏玄同”,增添志民族的气节。

周作人总是对季节感兴趣。 他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是个老人。 但是,他对中秋月亮的知识又和普通人不同。 1940年,中秋节之际,写了《中秋之月》一文。 面对中秋之月,他突然回归“乡人”的身份,讲述了民俗多变的月亮与精神病之间的微妙联系,指出了月亮的可怕。 多年前从东城回来,看到昏暗的天空上挂着黄色的残月,看起来很悲惨。 我觉得我们现代都市人还是有这种感觉的。 古代原始生活的人应该怎么做呢? ”。 很杀风景。 不仅如此,普通人喜欢的夜晚,在《乡人》的周作人眼里并不怎么幸福。 我觉得“帐很重要,月饼还是下一件事”。 “总之,我对赏月没什么兴趣。 雪见雨也一样。 因为害怕自然,不能相信自己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乐趣和我缺少缘分。 ”他在《岁时谈风俗》中说:“城里人闹中秋端午,插菖蒲,赏月,乡下人照样还债。 没什么味道”周作人很少有流连,更关注景象背后的感情和文化。

同样在1940年中秋节,日本女作家佐藤俊子带着两名庆应大学的学生拜访了周作人,周作人在一张非常精致的纸上佐藤题为李白的“菩萨蛮”。 “平林荒漠的烟雾编织,寒山一带凄凉碧蓝,昏暗的颜色进入大楼,楼上忧愁,有人晾晒空”,鸟儿突然瑟瑟发抖。 哪里是回去,长亭是更短的亭。 ”。 佐藤感到一阵悲伤,她深深地写下了《北京秋天的感觉》,想念太庙、紫禁城、金黄色的树叶和周作人的秋桢。 沦陷8年的周作人,每到中秋节,没有赏月文案,但为了吃人而赠送的月饼、为了吃人而赠送的烤鸭、鲍鱼海参等,都很奢侈。

北平沦陷区用与周作人交情很深的日本人安藤更生编了《北京指南》。 其中记载的中秋节除了记述各种活动文案外,中秋节是以前从中国传来的三个会计日之一,商店疲于做生意,要还债,所以此时提醒“日本人(日本人)要小心小偷”。 书中还提到梅兰芳演的第一部古装戏《嫦娥奔月》。 大致副本是后羿得到的长生仙丹被他的妻子嫦娥酗酒后,后羿生气了,要惩罚嫦娥,嫦娥逃到月宫,公主女神命令她掌管广寒宫。 中秋之夜,嫦娥和众议院在宫殿里享受了宴会。 在简要介绍了这部戏之后,作者补充说:“这是梅兰芳一举成名的作品,但很遗憾,现在不演出了。” 我想那口气一定很遗憾。

另一个身体,他沦陷在北平的生活也是值得的。 他首先是日本人的一个例外——他是脱(日本)国者,是从大正自由主义思潮中看到昭和超国家主义根源的思想先驱,在中国各个层面都在衰退,但被这个国家吸引来到北平选择了隐士,住在这里将近30年,直到死亡 他对世界形势保持冷静的认识,对日本的侵略有批判。 这个身体是住在北平的市井学者日本人中江丑吉( 1889-1942 )。 美国学者傅佛果的《中江丑吉在中国》一书的附录是中江丑吉的战时日记( 1939-1942 )。

1939年9月14日是他50岁的生日,他说:“因为没有钱,所以没有人叫他。” 中秋节也没有。 中秋2天后,“相思树的叶子通过窗棂,在斜阳下金黄色地摇晃”。 “金黄色”似乎成了最令人怀念的北京秋天的底色。 绚烂,符合帝京的气势,特别受人喜爱,佐藤俊子也不留恋。 但是,中江很快转移到了对世界局势的关注上。 “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下午四点。 德国没有侵犯巴尔干,ribbentrop (德海外交部长里宾特罗普)和土耳其外交部长同在一个赤都。 ”。

1940年中秋节是9月16日,他没有同样过,但是日记里详细记载了中秋节前几天的事件和感受。 “从7日晚上开始的纳粹对伦敦的供给越来越大。 12日以来,空前的悲惨至极。 英国国民如果经受住这次考验,就会像所谓的登陆作战一样,像一百三十多年前拿破仑的野心一样自动地云消雾散。 据悉,前所未有的空袭击指挥官是希特勒的得力助手,恶棍戈林。 ……在这月光的照耀下,丘吉尔、希特勒、完全混乱的世界最大城市地狱景象,都只是即将到来的历史序曲。 ”。

到了1941年中秋节,中江丑吉还不过节,他关注的依然是世界之战。 “德军方面的报道豪言壮语说,苏军主力被包围,顽强的抵抗不过是苦兽之战,但真相完全不明。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希特勒在这次攻击上倾注了全力。 外界依然无法知道日美谈判的真相。 但是,日美之间的风云越来越险恶也是事实。”

日本人镜头下的北京中秋节快乐和平,镜头不说谎,但镜头同样是美丽危险的修辞,其背后的人说谎,隐藏在历史表象背后和历史错觉中的沦陷北京,注定上演许多悲剧,但北京古老的生活习惯却是战争

在日本人的场景背后,知识分子对中秋节有不同的感觉。 有人感到异族统治的肃杀之气,有人品尝着美味的东西,也有人同样伤害着秋天。 有人跨越国界,放眼世界,在对人类命运的注意中坚守了反抗者的姿态。

又到中秋节了,虽然现在的节景很旧了,但是除了吃月饼之外,好像还有闲心去看月亮。 没有其他副本。 因为季节只剩下月饼的味道,所以免不了无限的悲伤。 去已故的纸堆里挖掘,不求花枝月满、天心月圆,但即使在战争中也追求和平的人生体验的丰富和充实。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抗战沦陷区往事:日本占领下的北平中秋”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