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马树茂教授的传奇人生

在当代艺术的星河中,有这样一位不容忽视的巨匠:他以一颗虔诚之心守望着千年文明的瑰宝,他以画笔为桥梁,让敦煌壁画的神韵跨越国界,绽放于世界舞台。他,就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马树茂教授。

他不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信仰者、传承者和开拓者。他用半个世纪的坚守与执着,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艺术史诗。而这部史诗,始于敦煌,盛于世界,归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1955年,命运将他安排在一个注定非凡的起点。年少时的马树茂,便展现出惊人的绘画天赋。198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与何家英成为同班同学。在天津求学期间,他师从孙其峰系统学习花鸟画技法,笔触清劲、气韵生动、格调高古,技艺渐趋炉火纯青。学生时代,他的作品便脱颖而出,入选全国青年美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同时荣获天津市青年美展二等奖。这是天赋的展现,更是使命的预兆。

1982年,他大学毕业后,幸运地成为“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大师的最后一位关门弟子。也正是这一段师承,让马树茂的艺术人生真正开启了壮阔的航程。

在敦煌,他每日面对的是一幅幅历经千年风沙的壁画。那是丝绸之路的回响,是盛唐的光华,更是中华文明的心跳。马树茂在大师的指导下,修复壁画、临摹经典、研习重彩,他将敦煌艺术的灵魂一点一滴注入血脉。那是一种虔诚的对话,更是一种精神的契合。这段修行,不仅让他成为敦煌艺术的传人,更让他注定肩负起“守护与弘扬”的文化使命。

1987年,他受赵朴初、常书鸿等文化巨擘的托付,由范曾先生亲笔书荐,东渡日本,开启了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的新时代。彼时的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学者,更是一位文化的使者。在日本求学与工作三十余年间,他曾任教于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京都美术工艺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

他潜心研究汉唐时期传入日本的绘画艺术,将敦煌的光彩重新点亮在国际的艺术舞台上。他的讲座场场爆满,他的画展轰动日本艺坛。他用一支画笔,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敬意。

艺术与信仰,在他身上交织成一条绚烂的光带。早年间,他皈依星云大师门下,获赐法名“观诠”,寓意“洞察万物,诠释真理”。他深知,敦煌艺术的根,不仅在于笔墨,更在于精神。那是超越时空的佛性与人性之美。正因如此,他的作品不只是画,更像是一种庄严的礼赞。无论是飞天、菩萨、伎乐天,还是汉唐的重彩花鸟,都带着一种安宁、庄重、神圣的气场,让人心生敬仰。

三十余载艺术征程,硕果累累。马树茂教授先后在中国、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印度、奥地利、澳大利亚、荷兰、瑞士等国家举办个展90余次,大型联展60余次。作品多次被国家元首、各大博物馆和佛教八大祖庭收藏。

2011年,他的代表作《坚田落雁图》作为贵重艺术品被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永久珍藏。这不仅是一幅画的荣耀,更是一个民族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胜利。2024年,他策划并主导的“魂系敦煌·霓彩世界”全国巡展在敦煌隆重启幕;2025年北京站的盛大开幕,再次引发艺术界轰动,成为年度艺术盛事之一。

他现任西安培华学院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佛教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同时,他还是美国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日本白马国际艺术会会长、日本NPO法人文化艺术国际协会理事长、全日本文化教育联盟主席代表、敦煌阳关博物馆特别研究员等众多重要机构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推动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一位连接古老与现代、东方与世界的精神使者。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过一句话:“我不是在画壁画,我是在与千年前的文明对话。”这句话,正是他一生的写照。马树茂教授的艺术,不拘泥于技巧与形式,而是一种精神的延续与升华。他希望用画笔点燃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敦煌不再只是历史的记忆,而是活在现代、走向未来的“文明火种”。

在浮躁与快节奏的当下,马树茂教授用行动告诉世界:真正伟大的艺术,源于信仰,立于文化,成于时代。他的作品不是短暂的流行,而是一种沉静的力量,像敦煌壁画一样,可以跨越千年,温暖人心。他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精神导师。无数青年艺术家因他而重新认识敦煌,重新理解汉唐美学,重新找回中华文化的自信。

从敦煌走出,从日本闪耀,再回归祖国的艺术热土,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文化担当”。马树茂这个名字,早已超越了个体,成为中国敦煌艺术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他的画,是时间的见证,是信仰的光芒,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当我们仰望他笔下的飞天时,不仅是在看一幅画,更是在仰望中华文明的高度。他,是艺术的行者,是敦煌的守望者,更是这个时代无可替代的文化巨匠。
标题:从敦煌守护者到世界传灯人:马树茂的跨越千年文明之旅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jj/498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