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8字,读完约4分钟

眼癌学名视网膜母细胞瘤(简称rb),多为儿童患者。70%的国内医生认为,眼癌必须摘除患儿眼球,而出国看病则可以八成以上实施保眼治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一位通过国内最大的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盛诺一家到美国癌症治疗排名第一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就医的患儿父亲王林(化名),了解到中美在治疗眼癌方面的巨大差异。但可惜的是,国内99%的患儿都没有条件出国看病。 蔡强告诉记者:不找中介,患者自己也能出国看病 国内医生建议摘除眼球才能治疗的眼癌,在欧美发达国家摘眼率却在20%以下,很多人不知道当大病降临时,还有一条出国看病的路可以走。事实上,国际著名投资机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奎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人得了重病会到北京看,为什么不可以到医疗水平更高的国外顶级医院去看? 王林的孩子小磊(化名)才八个月大,却患上了号称 眼球杀手 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是一种婴幼儿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中国每年都有上千名儿童患上此病。2014年11月,王林带小磊到国内眼科排名第一的北京某医院看病,医生跟王林坦承:只能先做化疗看看,孩子保住眼球的几率非常小。 这是一种非常实际的说法,记者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介入血管瘤科张主任处得知,国内约70%的临床医生都会认为,眼癌只能通过摘除眼球治疗。多年来,因患上眼癌而失去眼睛的患儿数以万计。而在美国,保眼化疗的成功率在90%以上;当然,未必所有眼癌患儿都适合做此化疗。 美国肿瘤学会的一项统计表明,美国的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为68%,而且一直有显著提升,其中,眼癌的五年生存率高达83%。而查阅多份癌症统计数据,包括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医学期刊《临床肿瘤杂志》,中国的眼癌患者治疗数据都存在缺失,只有中国肿瘤防治办在2014年1月发布的一份《中国肿瘤统计年报》显示:中国癌症病人的平均五年生存率为25%左右。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中美眼癌治疗上的巨大差异?一种不那么尖锐的说法是:中国也许不缺医,但却缺药。 我们再回头看看最终带着儿子小磊出国看病的王林。两周内,盛诺一家构帮小磊联系上了治疗眼癌最权威的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要是所有的孩子都像你的孩子症状这么轻就好了。 看完小磊的状况后,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眼肿瘤外科主任大卫 艾布拉姆森(davidh.abramson)的第一句话,就把王林的紧张瞬间抚平。在国内必须摘除眼球的眼癌,在这里只是一种常见疾病的比较 轻 的症状。 艾布拉姆森告诉王林,切除眼球、全身化疗,这两个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在美国已经被新技术取代,只有少数晚期病人仍需要摘除眼球。摘除眼球或许同样能治好眼癌,但患者将不得不承受失去眼睛后的次生痛苦。 2006年,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纽约长老会医院开始合作一种全新的介入疗法。这种名为经导管眼动脉灌注的化疗术(toac)在国际医学界被认为是一种微创、安全、痛苦小的肿瘤治疗方法。 这种手术非常精细,全程至少需要2个小时。医生将一根极为柔软的蓝色导管从小磊的大腿根部穿入身体直达眼球,一种强大的化疗药物马法兰(melphalan)则通过导管直达小磊的眼癌病灶。 这种局部化疗非常安全、有效,既可以保住眼球,也不会引发其他癌症。 艾布拉姆森说。张主任对此也很认可,国内全身化疗的有效性或许可达95%,但复发率高达83%。在全身化疗时,药物一旦进入血液就流经全身,只有很少药物会到达肿瘤部位。如果想达到预期效果,药量就必须加大,副作用自然增加。 出国看病期间,小磊接受了三次局部介入化疗,肿瘤细胞已经被杀死并钙化了,眼睛得以顺利保住。 既然toac疗法这么有效,为什么国内医院不能做?王林也问过类似的问题。 据了解,中国绝大多数医院都没有开展这种治疗,导致眼癌患者摘除眼球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据张主任介绍,马法兰是这项手术最适合的化疗药,在多种恶性肿瘤单一化疗及联合化疗中效果显著,但在中国内地却没有销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梁建宏教授也曾试图找过这种进口药,但他听说,因为之前国内对该药定价太低,药企被迫退出了中国市场。没有条件出国看病的患者不得不在黑市,或通过海外代购满足需求。 整理自南方周末记者袁端端的报道,出国看病热线电话:4006661762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眼癌出国看病,八成以上可保眼球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