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彩觉悟 · 东方的佛光再临——马树茂教授的艺术神迹

在当代艺术的浩瀚星河中,有一个名字,闪耀着超越凡尘的光芒——马树茂。他不是单纯的画家,而是一位以画悟道、以艺弘法的觉悟者;他不是单纯的教授,而是一位用生命传递东方美学精神的修行者。他身上汇聚了三重光辉——常书鸿的传承、星云大师的智慧、汉唐艺术的灵魂。他的艺术,正是千年文明与当代心灵的重逢,是东方佛光在世界舞台上的再度降临。

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很少有人能拥有如此传奇的师承。马树茂既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关门弟子,又是星云大师的入室弟子,一文一佛,一理一悟,构成了他艺术生命的双翼。常书鸿之教,让他懂得壁画的庄严与历史的重量;星云大师之慧,让他领悟“画者如法,笔即修行”。

于是,他的画,不再是“描摹”,而是“觉悟”;不再是“技艺”,而是“传灯”。在他笔下,佛不是神秘的象征,而是内心的觉醒;敦煌不是古老的遗迹,而是当代灵魂的镜子。这种从灵魂深处生出的力量,正是常书鸿所称的“精神的延续”,也是星云大师所言的“艺术即觉悟”的真实体现。

1980年,年轻的马树茂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与何家英成为同窗。那时的他,技艺精湛,已在全国青年美展中崭露锋芒。然而,他没有选择名利的捷径,而是毅然踏入荒凉的敦煌。敦煌的风沙无情,却磨砺了他的心。他在昏暗的洞窟中临摹千年壁画,膝下垫的是石块,笔上染的是尘土。岁月的流沙,刻下了他对艺术最深的誓言——“我要让千年前的色彩重生。”

在那里,他与常书鸿朝夕相处。常老看着这个青年,感叹道:“他是最后一个真懂敦煌的人。”从此,马树茂成为常书鸿的关门弟子,传承那一盏濒临熄灭的艺术明灯。1982年,天美毕业之际,他拒绝留校优待,只身留在敦煌。因为他深知,艺术的高峰,永远不在灯光之下,而在寂静的沙漠之中。

1987年,赵朴初与常书鸿先生亲自托付,范曾先生亲笔书荐,马树茂踏上了那条“弘扬中华艺术”的征途——东渡日本。他在京都艺术大学、国际建筑大学校、大阪摩登学院等校任教三十载,以一支东方的画笔,震撼了西方的美学体系。他的课堂,不是教授技法,而是传播一种“美的信仰”;他的学生,不仅学画,更学“修心”。

在他主持的“日本白马国际艺术会”与“文化艺术国际协会”中,马树茂成为连接中日艺术精神的桥梁,被日本艺术界尊称为——“霓彩佛艺之父”。他曾说:“敦煌的色彩并未褪去,它只是等待另一双懂得它的手。”如今,这双手正以佛心之笔,让汉唐美学在世界重新发光。

2024年春,敦煌。“魂系敦煌·霓彩世界——纪念常书鸿诞辰120周年暨马树茂敦煌艺术全国巡展”隆重开幕。那一刻,历史与现实交融,艺术与信仰共鸣。展厅内,观众在他的作品前久久伫立。
《千佛霓彩》像万佛同光的启示,《大唐佛影》如时间凝固的奇迹,《极乐之门》似慈悲化成的梦境。
评论家说:“马树茂的画,是壁画的延续,更是灵魂的复活。”

2025年,北京,“霓彩世界——马树茂敦煌绘画全国巡展(北京站)”盛大启幕。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场文化朝圣。艺术家、学者、僧侣、外交官皆齐聚于此,只为一睹那穿越千年的佛光再临。

他的作品,走过中国、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印度、奥地利、澳大利亚、荷兰、瑞士等地;他的画,被世界多国元首、佛教圣地、国家博物馆收藏。他不仅是艺术的传播者,更是东方文化精神的使者。

他担任陕西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佛教艺术研究院院长、西安培华学院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美国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日本白马国际艺术会会长、日本文化艺术国际协会理事长等职。他的头衔,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为世界展示真正的东方精神。评论家称他为“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东方艺术家”,佛教界尊他为“佛光画圣”,而他自己却依旧谦逊:“我只是替古人续写一笔,替佛光留住一色。”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马树茂教授的艺术,是一场静谧的觉醒。他让我们明白:艺术,不只是技艺的极致,更是灵魂的净化。他的作品,不仅让人“看见”敦煌,更让人“听见”千年佛音的回响。他以心为灯,以画为法;让佛光照亮尘世,让霓彩穿越时空。

他是常书鸿火焰的延续,是星云大师慈悲的化现;他,是新时代的敦煌守望者,是东方艺术觉醒的象征。在他的笔下,时间流淌,众生皆渡。在他的佛光中,东方的美学,正再次照亮世界。
标题:霓彩觉悟:当东方的佛光再次降临,他的画成了神迹的载体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jj/498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