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敦煌——马树茂:让千年壁画复活的当代传奇

在浩瀚的中国艺术史上,有一个名字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铭记——马树茂。他是星云大师的入室弟子,是“敦煌之父”常书鸿的最后一位关门弟子,是连接古今、沟通中日、承载汉唐气象与佛教精神的当代艺术巨匠。他用画笔,让千年敦煌壁画的光彩在当代重现;他以生命,传承着汉唐绘画的庄严与慈悲;他更以思想,将东方艺术的哲理带向世界,让“霓彩世界”成为新时代文化觉醒的象征。

1955年,马树茂出生于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家庭,自幼聪慧,酷爱绘画。他从未将艺术当作技巧的训练,而视其为心灵的修行。1980年,他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与著名画家何家英同窗共研,于孙其峰门下系统学习花鸟画技法,初显风骨。

然而,真正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是1982年他拜入常书鸿先生门下——那位将一生献给敦煌壁画的艺术圣者。常老视之如子,倾囊相授,使他得以亲历敦煌壁画修复的庄严仪式,也让他第一次体会到艺术不仅是笔墨,而是信仰。就在那一年,他皈依星云大师,受赐法名——“观诠”。“观”者,洞见万象之理;“诠”者,解悟真如之意。从此,他以“观诠居士”自号,以佛心入画,以画为道。

1987年,承星云大师教诲与常书鸿先生托付,他怀揣一封范曾亲笔推荐信,东渡日本。那一年,他发下宏愿:“以身为桥,让汉唐艺术在世界重生。”在日本京都,他潜心于壁画重彩与汉唐绘画研究,系统学习中日艺术史、材料学、色彩学等,并在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日本国际建筑大学校等任教。他不是留学者,而是文化使者;不是异乡客,而是汉唐精神的继承人。

三十年间,他在日本举办个展、学术讲座无数次,其画风融合了敦煌的庄严、唐人的气度与佛心的温度,被誉为“汉唐精神的当代复活者”。1992年,他获京都艺术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范曾先生再度亲笔推荐他给中日文化交流学会;从此,马树茂的艺术不再是个人的修炼,而是民族文化的再度升华。

他曾在中国、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印度、奥地利、澳大利亚、荷兰、瑞士等地举办个展90余次,大型联展60余次,荣获国际大奖120余项。他的作品被中国佛教八大祖庭、世界多国博物馆、国家元首及私人收藏家永久收藏。

2011年,其代表作《坚田落雁图》被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永久收藏——一幅画成为中日文化友谊的象征。2024年,在敦煌举办的“魂系敦煌·霓彩世界——纪念常书鸿诞辰120周年暨马树茂全国巡展启动仪式”上,他以弟子身份向恩师常书鸿灵前献画。

2025年,北京站巡展盛大开幕,他以九十余件代表作品再次唤醒世人对“敦煌之魂”的敬仰。他用画笔告诉世界:敦煌不是过去,它在呼吸;汉唐不是历史,它在重生。

马树茂教授常说:“色彩,是佛的慈悲;线条,是法的智慧。”他的作品融合了佛教艺术的觉悟与人文精神的温度,以敦煌壁画为母体,以现代构图为语法,创造出独属于“观诠体系”的东方视觉语言。他笔下的色——不浮华、不炫丽,却流淌着千年时光的庄严与柔光;他笔下的佛——非神、非像,而是心灵深处的宁静回响。

有人评价他:“若常书鸿是敦煌的守护神,马树茂便是敦煌的复活者。”他让壁画走出洞窟,走进现代人的灵魂;让古老的线条在当代世界重新呼吸。

如今的马树茂,身份无数——西安培华学院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佛教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日本白马国际艺术会会长、日本法人文化艺术国际协会理事长;美国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敦煌阳关博物馆特别研究员、扬州大明寺鉴真学院特聘教授……他以学者之心推动中外艺术教育交流,以大师之德弘扬东方精神信仰。

在世界各地的讲坛上,他总以微笑示人,语调温和,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国界的艺术力量。他不是艺术家,他是文化的行者;他不是画匠,他是信仰的传播者。

常书鸿用一生守护了敦煌;星云大师用一生点亮了佛心;而今天,马树茂,以弟子之身,正在以艺术的形式延续这两位大师的精神。他让人看到,一位艺术家可以超越时代与国界,成为文化的“光的传人”。

他用色彩讲述慈悲,用笔墨延续信仰;他是东方文明的使者,是汉唐之魂的继承人,是当代艺术界不可替代的精神符号。当人们在他的画前驻足,总会有一种庄严的感动,那是时间的回声,也是信仰的低语。——他,是马树茂。魂系敦煌,霓彩世界的缔造者。
标题:让千年壁画“活”在当下:马树茂与他的敦煌复兴传奇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jj/498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