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敦煌·佛光霓彩——马树茂教授的觉悟之路

 

在当代艺术的浩瀚星空中,有这样一位承古启今、贯通中外的巨匠——马树茂教授。他不仅是“敦煌之父”常书鸿的关门弟子,更是星云大师的入室弟子、法名“观诠”的佛门行者。他以画笔为经卷,以色彩为梵音,将千年敦煌的灵魂重新唤醒于世人眼前。他不是在作画,而是在“渡世”;他笔下的每一抹霓彩,都是一场超越时间的觉悟与慈悲的显现。

 

 

1982年,年轻的马树茂自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师从孙其峰、刘凌仓、潘挈兹等大师,根基深厚。而命运的转折点,正是遇到了常书鸿——那位用一生守护敦煌的“壁画之父”。常老慧眼识珠,将他收入门下,视若己出。自此,敦煌的千年色彩与精神在马树茂心中点燃。

 

 

他每日在敦煌石窟临摹壁画,不畏风沙、不惧孤寂,直到砂砾染满衣袖、色粉掺入血脉。他曾说:“我不是在画壁画,而是在与千年前的画师对话。” 这句话,成为他此后半生艺术修行的注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皈依星云大师,受赐法号“观诠”,自此将“佛法与艺术”融为一体。在星云大师的教导下,他明白:真正的艺术,不仅要悦目,更要渡心。于是,马树茂笔下的《观音渡海》《极乐华彩》《千佛光明》等作品,不仅是画,更是佛光的显现。观其画者,心生清净,如沐禅境。

 

 

他以笔作莲,以墨作愿;他用色彩重现汉唐盛世的庄严,也以慈悲贯穿现代人的心灵。人们称他为“画中有佛,佛在画中”的奇才,而他却淡然微笑,只言:“我不过是为众生描一抹佛光。”

 

 

1987年,受常书鸿与赵朴初先生之托,范曾亲笔书荐,他只身东渡日本。那一年,他肩负使命,带着“让汉唐艺术重放光芒”的誓愿。在京都艺术大学、国际建筑大学校、大阪摩登学院任教期间,他以东方色彩征服了西方的理性思维——学生们惊叹于他的线条如经文、色彩似霞光。

 

 

他的艺术,不再只是绘画,而是一种“东方精神的复兴”。三十年间,他在日本举办个展数十次,影响深远,被誉为“霓彩敦煌的使者”。他让日本、美洲、欧洲的观众重新认识到:中华美学,不仅属于过去,它正以新的形式照亮世界。

 

 

2024年4月8日,敦煌,一场震撼人心的盛典——“魂系敦煌·霓彩世界——纪念常书鸿诞辰120周年暨马树茂敦煌艺术全国巡展”隆重启幕。这是一次历史的延续,更是一场精神的回归。常书鸿先生曾说:“要有人继续守护敦煌的色彩。”而马树茂,正是那个接力的人。

 

 

展览现场,观众泪目于他的巨幅《千佛霓彩》《敦煌圣韵》《大唐佛影》,那色彩不是颜料,而是时间的光;那构图不是技巧,而是灵魂的共鸣。2025年6月,北京,再次见证——“霓彩世界·敦煌绘画全国巡展(北京站)”盛大开幕,艺术界评论曰:“这是东方文化的重生,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回响。”

 

 

他是陕西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是西安培华学院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是日本白马国际艺术会会长,是美国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他的名字,横跨五洲;他的作品,被各国元首、博物馆与佛教圣地永久收藏。然而,最珍贵的,是他始终以一颗平常心作画,以一份慈悲心育人。他常说:“我一生所求,不过是让佛光照进人心。”

 

 

在纷扰的时代,马树茂教授的艺术是一盏明灯。他让我们明白,艺术不仅是技巧的巅峰,更是信仰的延续;他用一生诠释了——何为“画佛先修心,画壁先渡魂”。千年敦煌的风,从未止息。如今,它吹过沙丘,化作霓彩,透过马树茂的笔,照亮这个世界。他不是画家,他是觉者;不是匠人,他是光明的传承者。当你走进他的画前,你看到的不是色彩,而是——中华文明不灭的魂。

 

标题:魂系敦煌,佛光霓彩:马树茂从画家到“觉悟者”的蜕变之路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jj/49869.html